滿月寶寶如果出現以下信號,很可能是發育遲緩,要儘快找醫生

2019-05-22     育兒秘籍


有了寶寶後,家長都希望寶寶健健康康地茁壯成長,同時也會有一定程度上的「諱疾忌醫」。但新生兒早期的異常表現如果發現及時,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如果錯過最佳治療期,反而要付出更多努力。美國兒科會曾將以下表現視為滿月寶寶發育遲緩的信號,如果你家沒有,說明寶寶發育很好。如果有,就要儘快找醫生。

動作方面:四肢鬆軟無力或者僵硬動作少

寶寶出生後會有一些列條件反射,很多反射比如「擁抱反射」(一受驚就四肢亂舞,想要抱住什麼東西似的)、「踏步反射」(一隻腳放在另一隻前面「走路」)都需要四肢來完成。正常的新生兒四肢柔軟,能很自如地做出這些反射動作。但如果新手爸媽發現寶寶四肢鬆軟無力,很可能就是寶寶發育遲緩了。

如果寶寶四肢僵硬,也很少有反射動作,則可能是肌張力太高,也屬於異常情況,要讓醫生進行診斷。


在平靜狀態下,下巴仍然會不停地顫動

寶寶在受驚時,下巴和雙手會亂顫。這是因為他的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全,外界的聲響對他來說屬於「過度刺激」。但等到滿月後,隨著神經系統的發育和對肌肉的控制增強,寶寶的這些動作就會減少。

如果滿月的寶寶在既不是很興奮,也不是很生氣的情況下,依然有下巴亂顫的現象,說明寶寶可能是發育遲緩了。

視力方面:眼睛不會追物,即便有強光照射,也不懂得眨眼保護自己

新生兒剛出生時就能看到側面,而且能看到眼前20-38厘米的物體,等滿月後,他的視力範圍可擴展至90厘米。

除了視線範圍慢慢擴大,新生兒在月子裡會慢慢發展出「追物」能力。家長如果在寶寶視線內拿著黑白對比強烈的圖案,同時慢慢移動,寶寶的眼睛也會跟著物體慢慢移動,這叫「追物」能力。

同時,寶寶剛出生就對光線很敏感,如果有強光照射,他的瞳孔會縮小來適應光線。

如果滿月的寶寶既不會「追物」,突然拉開窗簾照射到強光,他也不懂得眨眼,這不符合寶寶發育的規律,差不多就是發育遲緩了。

​聽力方面:即使聲音再大也沒什麼反應,有突然的噪音也不會被嚇到

滿月的寶寶聽力已經很成熟,能夠識別出主要照顧人比如爸爸或媽媽的聲音,聽到就會扭頭會尋找。如果家長播放孕期胎教的一些音樂,有的寶寶會顯得特別專注和安靜,似乎將它辨認出來了。如果已滿月的寶寶對周圍的聲音無動於衷,即便再大聲音他也沒什麼反應,家長就要警惕是否他的聽力出了問題。

寶寶的聽力異常會影響到他的語言學習。不少例子都證明,很多聾啞人是因為聽力受損才導致無法說話的,即便看著口型學說話,也常常會發音不準。可見聽力對寶寶來說有多重要。因此如果聽力有問題,要早發現、早治療。

----------------------

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母乳喂養、輔食添加、疫苗接種、疾病護理、成長發育,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除了原創漫畫文章,我們還會給您定期奉上實用育兒生活小常識,讓你用科學的方式輕鬆帶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Ud9e_WsBmyVoG_1Ztyz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