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日前印發《不同人群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口罩選擇和使用技術指引》,在保障公眾健康的前提下,正確保存、消毒可適當延長口罩使用時間和使用次數。
口罩,你選對了嗎
指引將不同人群對新型冠狀病毒環境污染的暴露風險劃分為高風險、較高風險、中等風險、較低風險和低風險五個等級。
(點擊查看高清大圖)
口罩,你用對了嗎
鍾南山示範正確佩戴口罩
▌口罩在什麼情況下需要更換?
指引明確,醫用標準的防護口罩均有使用期限,口罩專人專用,人員間不能交叉使用。高風險人員在結束工作、中途進餐(飲水)、入廁等脫下防護裝置後,重新進入需更換;口罩被患者血液、呼吸道/鼻腔分泌物,以及其他體液污染要立即更換;較高風險人員在接診高度疑似患者後需更換。
其他風險類別暴露人員佩戴的口罩可反覆多次使用。口罩佩戴前按規程洗手,佩戴時避免接觸口罩內側。口罩髒污、變形、損壞、有異味時需及時更換。
▌使用過的口罩如何正確保存、清洗和消毒?
指引建議,如需再次使用的口罩,可懸掛在潔凈、乾燥通風處,或將其放置在清潔、透氣的紙袋中。口罩需單獨存放,避免彼此接觸,並標識口罩使用人員。
醫用標準防護口罩不能清洗,也不可使用消毒劑、加熱等方法進行消毒;自吸過濾式呼吸器(全面型或半面型)和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的清洗參照說明書進行;棉紗口罩可清洗消毒,其他非醫用口罩按說明書處理。
延伸閱讀
口罩,怎麼生產出來的
自從疫情爆發後,口罩成為緊俏商品。今天,我們走進一線口罩生產廠,看看口罩是怎麼生產出來的。
按照口罩生產流程,在熔噴布、無紡布等原材料到貨後,先分切成小卷,放上生產線,通過高頻焊接壓製成口罩,再經過整理檢查、人工裝袋、滅菌16小時、解析庫揮發滅菌氣體兩周之後,符合質量標準的口罩將通過物流、銷售環節進入市場。
正規的一次性醫藥口罩是三層無紡布原料,經過圖中這樣的生產機疊合在一起
口罩上部那根可彎折的金屬絲是沿著無紡布的一側匹配輸送,然後按圖中結構卷邊,後面再縫合
口罩主體層疊結構是機械設定好小斜角,由左到右逐漸變窄的歸攏出來的,然後用壓片把口罩表面壓平整
裁斷環節
補邊壓合
消毒滅菌
生產醫用口罩濾芯的原料熔噴布
不經意間,口罩成了我們生活的必需品,一方面需要企業大力恢復生產增加供給,另一方面也需要大家厲行節約、科學使用。
期待我們的生活,能早點告別沒了口罩就不能出門的日子。
審 核丨郭 偉
來 源丨共產黨員微信,綜合自新華社、國家衛健委微博、經濟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UcPLInABgx9BqZZI2z_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