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率降低,僅僅是因為窮嗎?

2019-08-20     娛樂扒姬

今天,微博上有這樣一個熱門話題:


我國結婚率創近10年新低。


據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數據顯示,從全國範圍來看,2018年結婚率僅為7.2%。


創下了近10年來新低。


從不同省份的差異來看,經濟越發達地區的結婚率越低,全國結婚率最低的上海只有4.4%。


這個數據,網友們表示並沒有感到意外,甚至表示十分認同。


「因為結婚太難,離婚太簡單。」


「寧缺毋濫,不想結婚後降低單身時的生活質量。」

「追求不一樣了吧,結婚不是必須品了。」

···

NO.1

「感覺不合算,婚後要給男方家做免費保姆,受婆婆氣,花自己工資還被說,還有補貼公婆家用,生了小孩還得一個人帶,名字還要跟男方姓」

這條留言得到了千贊的認同,「結婚不合算」這種觀點得到了最多附和。

恕不敢苟同。

如果說「年輕人壓力大」「男女對婚姻更加理性」等觀點是對低結婚率的理性解釋,但用「合算」這個詞,顯得實為過於功利。

結婚從來不是買賣或交易。

一開始就計較得失「划算」,而不是看「人」的婚姻,我勸你別結。

記得某期相親節目中,男女嘉賓在見面後,還沒開始互動了解,就各自羅列出了一堆他們對未來伴侶的「硬性要求」。

男嘉賓表示,結婚後,女生要斷絕一切異性交往,包括上學期間認識的男同學,都要統統刪除聯繫方式。

另外,他對女方的要求還有類似「婚後不能出去工作,要在家做家務帶孩子」「必須要在自己家工廠幫工」之類匪夷所思的直男癌要求。

但這還沒完,女方對未來丈夫的要求也奇葩到令人咂舌。

據她自己介紹,她家裡還有個正在上小學的弟弟,她要求「一旦相親成功後」,自己不僅要收18萬不帶回的彩禮,還強迫對方從此承擔起撫養弟弟的責任,甚至,以後弟弟結婚,「姐夫」必須提供婚房···

雙方你一言我一語,哪個都不是省油的燈。

在這場相親中,雙方羅列了一堆要求和金錢數額,但唯獨,對相親的這個人怎麼樣,自己喜不喜歡,合不合得來之類閉口不談。

這哪是相親。

這是交易現場。

這樣的人,無論跟誰結婚,都會覺得「不划算」和「虧大了」。

因為從一開始,他們就把婚姻當成了交易。

NO.2

在男頻和女頻論壇上,有兩種主題的帖子永遠熱度最高:

女生版本是,自己結婚要了多少多少彩禮,男方全款買了房,男方對自己多好多好,包括一日三餐,家務全包等等等等···

而男生的版本,多以吐槽女生多「不懂事」「懶」「不孝順自己父母」為主。

很多人看了女生的帖子後,許願自己能有個神仙老公。

男生們,也則紛紛慶幸自己還沒走進婚姻。

但抱歉,有這種想法的男女,就算結一百次婚,也不會感到幸福。

他們沒有理解包容共進退的想法,只有一味的掠奪索取。

所以他們慷慨激昂的勸說看客「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可事實上,他們對婚姻的理解,一開始就是錯的。

只想讓對方付出的婚姻,早婚晚婚實則沒差。

是不可能長久的。

NO.3

有100個結婚的好處,也就有100個結婚的缺點。

但決定結婚與否的,絕不該是什麼合算不合算的算數結果。

愛不愛這個人,尊重包容理解對方,願意一起享樂,也願意一同吃苦,才是決定能否結婚的理由。

我們不必被種種恐婚貼嚇到,也沒必要因「催婚」「周圍人都結婚了」等理由強行結婚。

冷靜分析,認真規劃,因在選擇伴侶上有更多理性與思考而推遲結婚年齡,其實是社會的進步。

晚結婚,是對未來對伴侶更清晰了。

跟是否「合算」,永遠沒有關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Ubdmu2wBJleJMoPMbV_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