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歷史上潔癖界的王者是誰嗎?

2021-02-01     收藏界雜誌社

原標題:你知道歷史上潔癖界的王者是誰嗎?

分個高下

米芾和倪瓚的才華不用多說,高的嚇人。

他們有各自的「團隊」,前者與 蘇軾、黃庭堅和蔡襄並稱「宋四家」,後者和黃公望、王蒙、吳鎮同為「元四家」。

米芾不僅能詩文,擅書法,精鑑別,更是自創了「米點山水」的繪畫風格; 倪瓚也擅書,有晉人風度,山水畫重筆墨意趣,將淒清冷寂、蕭條淡泊的畫風發揮到了頂峰,影響深遠。

春山瑞松圖 米芾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紫芝山房圖 倪瓚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通常來說,極有才華的人,性格上都有異於常人之處,所以,米芾和倪瓚都擔得起「怪異」二字。

米芾被稱為「米顛」,顛狂的顛。

他一生愛石,到了痴迷的地步。古籍中曾有記載,他在安徽做官時,聽說濡(rú)須河邊有一塊奇石,便立刻派人將其搬進自己的寓所,擺好供桌,上好供品,向怪石下拜,還念念有詞:我想見到石兄已經二十年了,相見恨晚。

此事傳出去後,朝廷覺得有失體面,米芾最終被人彈劾而罷了官。不過,他一向把官階看的不重,因此也並不後悔,還特意作了《拜石圖》紀念這件事。

對於服飾,米芾也是頗有自己的風格。他出門幾乎不穿宋朝衣服,常著一身唐代衣帽。這相當於1000年前的cosplay了,對此,他也從不覺得有何不便,反而洋洋自得,神氣活現。

研山銘 米芾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與米芾不同,倪瓚的「怪異」主要體現在「俗與不俗」上。

年輕時,家境殷實,畫畫只是他的消遣和愛好,所以遇見志趣相投的人,贈畫是常有的事,但對他眼中的「俗人」,則是重金不賣。

元末農民起義軍將領張士信曾派人送重禮給倪瓚,請他作畫,心高氣傲的倪瓚覺得受到了侮辱,大怒,說「我不是你們王府的畫師!」然後撕絹退錢。張士信懷恨在心,一天在湖邊相遇,便差人打了他。奇怪的是,張士信無論用什麼招式,倪瓚自始至終都是一聲不吭,張士信未得到他的求饒,只好作罷。後來旁人問倪瓚原因,他說,「我一張口便俗了」……

如果這是倪瓚對「俗人」的不屑,那他對朋友的標準就更高了。一次客人來訪,開始時氣氛平和,後來倪瓚見其「言貌粗率」,突然大怒,直接給了對方大耳光,雙方不歡而散。

與他斷交的,還有宋代皇室後裔趙行恕。倪瓚因其遠道而來,特意拿出親制的清泉白石茶招待,沒想到趙行恕太過耿直,當場給這款茶一個差評,倪瓚駁斥道,「吾以子為王孫,故出此品,乃略不知風味,真俗物也」。隨後,二人悍然絕交。

雲林畫譜冊 倪瓚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除此之外,兩人最為相近的一點,就是重度 潔癖。至於有多重,我們對比三則趣事,你體驗一下:

初級——洗手與泡腳

只要用手拿過東西,馬上就洗手,這是米芾最不值一提的潔癖行為。僕人知道他的生活習慣,無論走到哪裡,都帶著一壺水,隨時準備伺候。有意思的是,他洗手從不用盆,嫌盆里的水不幹凈,所以僕人只好一邊用壺倒水,米芾一邊洗手。洗完後當然不能用毛巾擦乾,只能晾乾...

倪瓚也有類似行為,一次朋友來訪,與其品茗,待僕人打回泉水來,他吩咐道:提在身前的那桶水,拿來泡茶,後面的那桶拿去洗腳。朋友不解,追問原因。他說,前桶的水乾淨,所以用來泡茶,後面的水,怕是已被僕人的屁污染了,所以得拿去洗腳。

逃暑帖 米芾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中級——洗衣服與洗梧桐

對於自己的私人物品,米芾不准任何人染指。有一次上朝,朝靴不小心被人動了一下,回到家,米芾把靴子洗了又洗,刷了又刷,最後把朝靴洗破了穿不成才算結束。自己的東西別人不能動,別人用過的東西,米芾當然更不會使用,為此,他甚至不惜丟官貶職——任太常博士期間,主持朝廷祭祀活動是常有的事,米芾嫌祭服有人穿過,就拿回去洗一遍又一遍,結果把祭服洗得褪了色,自己也被罷了職。

倪瓚從未出仕,也就無所謂官服之說,不過,他會洗其他東西——對潔癖者來說,每天安排僕人對庭院清理多遍,似乎可以理解,但每次還要將院中的梧桐樹洗刷多遍就不好理解了……長此以往,梧桐樹死了好幾棵,甚至成了標本。但倪瓚仍樂此不疲,還專門畫了《洗桐圖》……

江渚風林圖 倪瓚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重度——選婿與修廁

嫁女兒,是件大事,米芾挑選女婿必然很細心。在經過多輪篩選未果後,有位南方來的小伙子進入了他的視野,米芾一聽名字便欣然應允了婚事,因為男子名叫段拂,字去塵……

對倪瓚來說,最為自豪的潔具應該是廁所。建造時,他不僅用料講究,構造還十分獨特:那是一座空中樓閣,用香木搭建而成,高樓下是一個向上敞口的木格子,裡面裝滿鵝毛。每當倪瓚需要如廁時,都得先爬到高樓上,謂之「凡便下,則鵝毛起覆之,不聞有穢氣也」……想來,倪瓚也是浪漫之人,如廁竟這般夢幻。

讀完,你覺得誰的潔癖更嚴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U_j7YXcBMMueE88vKLP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