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央視有檔少兒家庭教育類節目叫《小鬼當家》,裡面的節目編導找了10名12歲到17歲的孩子,給他們一個月的時間去掌握家裡的財政大權。
其中有一個北京男孩,他的奶奶找他拿當月的買菜錢,他給了160塊,然而,當他請同學吃飯時,卻花掉了560塊,一頓飯錢抵上了家裡買菜消費的3倍多。
而另外一位河南男孩,剛開始拿到第一個月的開銷,結果轉頭就偷偷給自己買了一輛摩托車。
超級動漫迷女孩甜甜,第一時間把數張毛爺爺擺拍發了朋友圈,還說要把之前捨不得買的化妝品和衣服全部買回來。
……
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
就在今年,許昌就有一個10歲的小男孩花了近5萬打賞女主播,而這筆巨款,是他去世爸爸的喪葬費。
聽起來有些悚然的新聞,卻不得不讓我們大人重視起來,如果一個孩子在早期就沒有正確的金錢觀念,那他們所產生的行為就會導致揮霍、無節制這些壞習慣的出現。
所以,對孩子的財商教育培養簡直太重要了!
曾經有專家評論說,中國的孩子從小就缺乏兩種教育,一是愛的教育,第二就是財商教育。
財商,說簡單一點,就是一個人認識、駕馭和應用金錢的能力,但中國父母大多數都忽略了這種技能的培養。很多孩子不知道錢從哪裡來、有什麼意義、錢的價值是什麼?當他們不知道金錢背後的關聯性,心安理得享受並揮霍父母辛苦賺來的錢時,我們就很難去培養他們的同理心,同時去約束他們的行為。
本質上,就是缺乏財商的表現。
哈佛財商課里有句話說的特別好:智商令人聰明,但不能使你成為富有的人;情商可以幫你尋找財富,賺取人生的第一桶金,但不能維持;而只有財商,可以為你保存著第一桶金,並使它不斷增值。
作為家長,有責任有義務去幫助孩子培養財商教育,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金錢觀念,這是為人父母的基本功課,可不要忽略啦。
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觀念?
3歲時,請讓孩子練習等待。
培養他的耐心,讓他明白,有些東西,並不是即時獲取的。
方法:告訴你的孩子,你會給他一塊餅乾,如果他願意多等10分鐘,就可以獲得兩塊。
收穫:通過此過程,讓孩子明白,等待也許能獲得更好的結果。
4歲時,請讓孩子學習數數。
把數學和財商聯繫起來,讓孩子知道數學是有用的。
方法:給孩子不同數值的硬幣,告訴他一角錢和一塊錢之間的區別,並鍛鍊他把特定數值的硬幣進行歸類。
收穫:讓他能夠辨認硬幣和紙幣。
5歲時,讓他學會拒絕不合理要求。
這個年紀的孩子會開始產生攀比心,父母要在孩子有攀比動機的時候及時制止。
方法:當孩子表現出要買兩樣東西的時候,讓他只選一個,告訴他「我不可能給你買所有你想買的東西,所以你只能選擇最想要的。」
收穫:認識到我們無法把商品買光,必須在購買時做出選擇。
6歲時,給他發放零花錢。
讓孩子自己決定如何存在來實現目標。
方法:每個星期給孩子一定數量的零花錢,具體數量根據家庭和個人情況調節。
收穫:如果你需要什麼東西,你必須弄清楚這件東西值多少錢,要想得到它,你必須學會儲蓄。
7歲時,問他長大以後要做什麼?
在這個年齡,是和孩子談論未來職業的最好時機。
方法:問問孩子未來想做的工作,並且和孩子解釋你目前的工作。
收穫:讓孩子明白,人們工作是為了賺錢,但他們可以儘量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作為事業。
8歲時,教會他了解成本。
這個概念最好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教他,在現實生活中接觸帳單,了解金錢的來源和去向,一目了然。
方法:帶著孩子一起做家庭的收支帳單,讓他聯繫加減數字,建議平時去超市貨菜市場買菜帶他一起去。
收穫:讓孩子明白,成年人必須支付帳單,但只要有足夠的收入和積蓄,付帳就不是問題。
9歲時,給他開一個存款帳戶。
讓孩子了解存款的意義,此次是給孩子開獨立帳戶的最佳年齡。
方法:帶孩子去銀行開戶,為他存上一百元,並且告訴他,如果他向存款,你隨時可以帶著他去銀行。孩子每存一筆錢,你都可以考慮給他一塊錢作為獎勵。其實大部分孩子會覺得存錢是一件非常新鮮有趣的事情,另外,孩子過年的壓歲錢家長可不要私吞了還告訴孩子說「媽媽給你存起來」,這句話太具有欺瞞色彩了,最好的方法是拿著錢帶著孩子去銀行,讓他自己存進去。
收穫:把攢錢滿滿變成習慣,並在此過程中養成克制消費、自律的習慣。
10歲時,傳授用卡知識。
在孩子被錯誤的信息引導前,把正確的用卡知識傳授給他。
方法:拿出你的銀行卡,像孩子解釋不通銀行卡之間的區別,也可以在消費的時候,讓孩子幫助你刷卡。
收穫:借記卡和信用卡的概念,以及按時還錢的重要性。
11歲時,理性的消費觀。
當然啦,櫥窗里精緻的商品對小孩永遠有足夠的吸引力,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把孩子拉回現實。
方法:一起看雜誌,給孩子看各種品牌廣告,讓孩子理解廣告和商品之間的聯繫。
收穫:從電視廣告中發現有關花錢的事實。
12歲時,示範理智購物。
如何辨別和購買便宜的商品和高品質的商品。
方法:帶孩子去購物,讓他們現場觀摩便宜和貴价商品的區別。
收穫:能夠簡單制定一周的開銷計劃,購物時知道比較價格。
ENG
不管是《小鬼當家》里花錢大手大腳的孩子也好,還是偷偷打賞主播的新聞也罷,其實都是對所有家庭的提醒。
投資教育家羅伯特·清琦在《窮爸爸富爸爸》里寫過一句話:
如果你不教孩子金錢的知識,將來有其他人取代你。
這個人是誰?也許是債主,也許是奸商,也許是警察,也許是騙子。
財商教育不是讓我們的孩子變成斤斤計較的守財奴,而是希望給予他們正確的金錢觀念,讓他們對金錢有一定的規劃意識。
他們早晚會長大,未來一定會面臨太多太多的金錢考驗,而學習金錢規劃的第一步,就在我們父母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