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食必須每天定量吃?給寶寶添加輔食這12個錯誤,媽媽不要再犯了

2020-01-03     父母世界

剛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新手爸媽們,可能會因缺乏相關知識和添加經驗,陷入一些誤區。

使輔食不能發揮應有的效果,導致寶寶吃輔食後感到不舒服,父母們也憂心。

以下一些誤區,爸爸媽媽們可以提前規避起來~

誤區1:輔食必須每天定量吃。

正解:不必在意輔食量,重要的是多嘗試。

每天添加1~2次輔食的寶寶,還處於適應期,所以不用在意量的問題。到了每天添加3次輔食以後,也可以周為單位,來看輔食的量。為了寶寶以後能和成人一樣飲食,現在要多讓他嘗試各種不同的食材,但沒有必要強迫寶寶吃。

誤區2:自製米糊更營養更健康。

正解:添加輔食初期,配方米粉更適合寶寶。

6個月的寶寶在母體時儲存的鐵已消耗殆盡,母乳又是貧鐵食物,不能滿足此時寶寶對鐵的需要量。所以,此時期的寶寶,需要從輔食中補充鐵,自製米糊,不具備這一特點,市售配方米粉,則有針對此階段寶寶的強化鐵米粉。

誤區3:肉湯中營養豐富,煮過的肉沒有營養。

正解:煮過的肉湯營養不高,更應該給寶寶吃肉。

喝一大碗肉湯所攝入的蛋白質也不如一小塊肉,因為肉在燉煮過程中,其中很少量的胺基酸,會溶解在湯中,使湯具有鮮香味,但湯裡面更多的是肉中的嘌呤和脂肪,很多父母認為,湯色越白越好,其實這白色正是脂肪形成的小油滴。另外,有些媽媽認為,骨頭湯中鈣含量更高,這也是錯誤的,即使用高壓鍋燉煮,骨頭湯中鈣含量每100毫升也只有4毫克,相比較來說,我們喝的白開水,每100毫升也有2毫克鈣。

誤區4:第一次吃某種食物時,如果嘴巴周圍變紅了,說明寶寶對食物過敏。

正解:其實,沒有辦法馬上判斷出來是否為過敏。

有些食材接觸皮膚,就有可能導致皮膚變紅,可能由於其中含有蛋白酶、有機酸等物刺激皮膚而成,但這並不一定是食物過敏。對於非常明顯且有嚴重症狀的食物過敏,是可以很快判斷出來,而慢性遲髮型食物過敏,是很難判斷出來的。所以,如果自己不是很有把握,請聽聽醫生的意見。

誤區5:輔食應該首先添加蛋黃,可以給寶寶補鐵。

正解:蛋黃不能作為寶寶最先添加的輔食,因為蛋黃不能補鐵。

蛋黃中的鐵含量非常少,大約占總量的3%,吸收率也是非常低的,所以不能作為寶寶補鐵的首選。鐵含量高並且吸收率高的食物有,動物血製品、動物肝臟、牛肉等。另外,因為寶寶剛開始添加輔食,肉類吃的量比較少,所以配方米粉,也是比較好的一個選擇。

誤區6:多種食物混合更有營養。

正解:對於輔食添加初期的寶寶,分別添加各種食材,既可以降低過敏風險,又可以幫助寶寶味覺形成。

雖然建議給寶寶吃的食物種類要豐富,從而讓寶寶攝入更多的營養素,但剛開始添加輔食的寶寶,應該從單一的輔食開始添加,有助於媽媽判斷寶寶對這種食物是否有不適反應,同時也可以讓寶寶品嘗到每種食物本身的味道,對寶寶的口味形成很重要。

誤區7:易過敏的輔食添加越晚,寶寶過敏幾率越小。

正解:對於正常的寶寶,推遲添加易過敏食物,不能降低食物過敏的風險。

一般來說,除了水、葡萄糖和氯化鈉不會引起過敏外,任何食物都有引發過敏反應的可能,但各種食物的致敏性是不同的,引發食物過敏的頻度也是不同的。大多數食物過敏是由牛奶、雞蛋、魚、貝殼海產品、花生、小麥、堅果和大豆八大類食物引起的,所以有些父母就給寶寶將容易過敏的食物晚添加。

但是,目前來看,沒有研究證明,對於正常寶寶晚添加易過敏的食物可以有效防止對此類食物過敏,所以輔食添加的順序應該從寶寶的需求出發,即首先添加富含鐵的食物,不必刻意推遲此類食物添加,對於過敏體質的寶寶,可以適當推遲添加,並密切觀察食後反應。

誤區8:多給寶寶吃粗糧有益健康。

正解:粗糧雖好,但對於小寶寶來說,需要適量添加。

粗糧的好處是,沒有經過過度精細化加工,保留更多的營養物質,如蛋白質、B族維生素、不飽和脂肪酸等,還富含膳食纖維。但過多膳食纖維的攝入,會影響寶寶對礦物質的吸收,所以給寶寶要少量攝入,避免適得其反。

誤區9:用奶調和製作各種輔食更有營養。

正解:奶和食物最好分開給寶寶添加,有利於寶寶味覺體驗,同時避免營養過剩。

奶液是寶寶出生後一直吃的食物,開始加輔食後寶寶不習慣新食物的口味,可以用奶來調和,讓寶寶慢慢適應,如用奶沖米粉、做雞蛋羹等,但不可長期用奶調和各種食物,因為無形中就增加了寶寶的飲奶量,造成營養過剩,另外,寶寶會更加依賴奶而不喜歡吃其他輔食。

誤區10:嬰兒時期各種各樣的食材都讓寶寶吃,以後才不會挑食。

正解:事實並非如此。寶寶的飲食喜好不會從嬰兒時期就固定下來的。

嬰兒時期,食物的稀稠、口感、味道等都會影響寶寶對食物的感覺,所以對食物的喜好也會一直變化。寶寶現在不吃的東西,並不代表以後也會一直不吃。通常寶寶不吃的東西,媽媽稍微用點心加工一下,他就又吃了。媽媽要注意觀察寶寶吃飯的情況,最好將食物做成寶寶容易接受的樣子。但是,食物多樣,會讓寶寶獲得更均衡的營養。

誤區11:寶寶的輔食必須單獨做。

正解:每天添加一次或兩次輔食的階段,可以在放調味料以前從大人的食物中分出來。

從大人的食物中分出一部分給寶寶做輔食是沒有問題的,具體做法還要看寶寶輔食添加的程度。每天添加1~2次輔食時,可將準備好的大人食材,在調味以前分出來給寶寶。另外,還要注意輔食的質地、大小等。到每天添加3次輔食以後,能讓寶寶用牙齦磨碎的且味道比較淡的大人食物,就可以直接給寶寶吃了。分食大人的食物,能減輕媽媽做輔食的負擔,而且跟大人吃一樣的東西,能讓寶寶更有食慾。

誤區12:寶寶不吃的食物強行喂。

正解:不要強迫寶寶吃某種食物,避免寶寶形成逆反心理造成厭食。

寶寶的味蕾敏感度高,對一些有特殊氣味的食物會產生拒絕也算正常。讓寶寶接受一種不喜歡的食物,需要父母有足夠的耐心。寶寶多是喜歡鼓勵的,如果因為不吃某種食物就批評他,或是硬性要求他吃,反而會讓寶寶對這種食物產生厭惡,可能今後都不願意嘗試這個食物。而且,沒有什麼食物是不可替代的,如果寶寶不喜歡吃,就用同類食物來替代,等過段時間再給寶寶嘗試。


鉑臻新春大禮:爆款直降70元,買3罐送行李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UUpka28BMH2_cNUgKY_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