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預製裝配式施工有何創新技術?上海這個典型工程值得借鑑

2019-11-20     上海工地

由上海建工下屬五建集團承建的星河灣中學工程是上海地區首個高預製率框架結構學校類建築,其中學生宿舍樓預製率達47.2%。

作為高預製率預製框架結構的典型工程,在工程實施過程中,上海建工五建集團集成並採用了一系列在裝配式建築建造技術領域的創新措施。星河灣中學工程已順利通過了住建部裝配式科技示範項目及上海市裝配式建築示範項目驗收。

星河灣中學竣工圖

1 預製框架結構節點優化

為滿足裝配式節點「強拼縫、弱構件」和抗震等級一級框架超配係數要求,工程項目部提出了一種節點核心區抗剪做法,妥善解決了高抗震等級下的梁端接縫處抗剪承載力不足的問題。

通過主次梁連接節點優化,深化設計中採用擱置式主次梁節點連接的方法,切實解決主梁開槽過大帶來的主梁運輸和吊裝問題。

主次梁節點

此外,工程項目部採用複雜節點仿真模擬優化技術,提前模擬施工,通過AR三維圖紙檢索技術輔助,集成信息打造互動式體驗,有效解決現場施工人員查看模型不便的問題。

數字化仿真模擬技術

AR三維圖紙檢索技術

2 支撐體系創新應用

單元組合式立杆支撐體系應用。單元組合式立杆支撐由獨立支撐、三腳支架、水平聯繫杆件組成,獨立鋼支柱採用插銷粗調+螺紋微調的鋼支柱作為預製構件水平結構的垂直支撐,能夠承受疊合梁、疊合板的結構自重和施工荷載。

單元組合式立杆支撐體系

可調端承式支座支撐體系應用。為節省排架支設時間,實現簡便施工,工程項目部創新研發了可調端承式支座支撐體系,在預製柱及預製樑上預埋螺母,施工時只需通過螺栓安裝鋼牛腿配件,即可達到支撐效果。

可調端承式支座支撐體系

3 成套數字化管理技術應用

施工模擬技術。工程項目部通過BIM技術,進行提前可視化策劃,達到施工現場的漫遊效果和場布的及時調整,綜合協調專業分包,減少溝通成本。

施工現場漫遊

360°全景技術。工程項目部採用360°全景技術,全景關注施工現場實時進度更新,實現遠程動態管理,保證信息得以快速和透明地傳遞,提升協同效率。此外,項目部24小時對施工現場進行安全監控,謹防安全事故的發生。

基於RFID技術的預製構件可視化全過程管控技術。工程項目部採用五建集團自主研發的精益建造可視化管理平台,面向預製構件進行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基於構件供應鏈管理理念,融合了「BIM+物聯網」技術,通過協同平台準確安排每一層構件的吊裝進度及對應的供貨計劃,通過RFID晶片實時追蹤和反饋構件狀態信息,通過BIM模型實現構件狀態可視化,最終實現預製構件生產、儲運、安裝、驗收全過程的有序管理,且各環節的管理信息均可追溯。

預製構件狀態可視化

預製裝配式公共建築數字化機電裝修一體化設計技術。工程項目部採用BIM技術,通過創新一體化快速管線綜合優化技術的應用,集中反映和解決裝配式建築管線優化和碰撞問題,進行複雜管線優化排布,提高空間使用效率。

管線綜合優化技術

在採用BIM技術數字化建模後,工程項目部對學校宿舍、教室、辦公室等關鍵房間進行精裝數字化放樣,確定強弱電及其他裝飾點位,並對原有圖紙校核及優化,減少現場施工完成後的返工。

點位模擬

工程項目部建立了基於BIM技術的細化模型,生成樣板間可視化效果,並結合沉浸式VR技術,進行樣板間虛擬可視化選材及布置,完成樣板間設計方案的可視化體驗和定樣。

VR樣板間定樣

上海建工五建集團在星河灣中學工程實施過程中通過仿真模擬優化核心區節點連接,應用高效高精度支撐體系,採用成套數字化管理技術,以數字化精益建造理念指導工程實踐,起到了良好的示範推廣作用,將引領裝配式建築建造向智慧建造的方向邁進。

本文來源自上海建工科技創新平台,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UN5Wi24BMH2_cNUgzsW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