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畔的南充清泉寺

2019-05-03     痛快旅遊

清泉寺位於四川省南充市順慶城區東北嘉陵江岸有山名清泉山,清泉寺始建年代己無法考證,傳說創建於唐代。寺內有時代石碑記載,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敕封為清泉院。元末火災,毀損嚴重。明神宗萬曆年間,寺中住持常青大師募化聚資,培修寺廟,擴大規模,寺院香火再度興旺。明末戰亂,寺廟慘遭破壞。康熙年間重修寺院,煥然一新。民末廟毀,僅存正殿。如今山上的寺廟,是於上世紀八十代初起,經約三十年的時間建成。

清泉寺現林木蔥籠,果樹成蔭,依山傍水,風景甚佳。毗鄰南充市政府新區,交通便利。剛到寺前一百米左右已經是各種香燭銷售攤點,足見這裡的香火是何等旺盛。

山門上懸掛趙朴初所題的「清泉寺」三字,鎏金閃亮。

進入山門後是清泉寺的介紹和全景導示圖

大肚彌勒佛正對山門,一副對聯「大肚能容天下事,笑口樂解古今愁」,橫批「皆大歡喜」。

按照這個洞旁的路牌上山,據了解每年春節及廟會時,遠近香客、善男信女,更是綿綿數里,接踵而行,水泄不通,雲集寺院,焚香禮佛,祈求平安。

轉角處較為詳細的分布路牌

這個上百階的石梯直通清泉寺的老廟門

路邊的紅牆上有金色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部經文宣揚空性和般若,也被認為是大乘佛教第一經典和核心,是世界上最被人廣知最流行的佛教經典。

一步一步終於來到了老廟門的山前

如今在老廟門前橫跨石梯建了一個觀景平台,既方便大家休息,也能在此感受清泉寺的宏偉。

觀景台左邊是藥王殿,一副對聯「但願世人無疾病,何愁杏林少妙方。」

與藥王殿對稱分布的是伽藍殿

這個半山腰上建立的三層樓閣是觀音閣,不過大門緊鎖未能探訪。

清泉寺的南充市文物保護單位紀念碑

清泉寺的老廟門是一座面闊三間的單檐歇山頂建築,左右配以八字牆,整體配置高低相襯,古雅莊重頗具古剎風範。

趙朴初題寫的「清泉寺」下,一幅以「清泉」二字書寫的對聯,中間弧形門框上彩繪二龍戲珠的精美圖案,在老廟門前可以直接看到後面的彌勒殿。

老廟門左右精美的圓形花窗

在彌勒殿前從背面將老廟門看到更加完整,背面的門楣上題寫著「指點迷津」四個大字。

穿過老廟門,眼前的一座廟宇烏木匾,鎏金字「護國利民」的彌勒殿——引入眼帘。

彌勒殿兩側廂房為鐘樓和鼓樓,只是清泉寺的鐘樓和鼓樓在兩層建築增加了一個小樓閣,鼓樓下方還懸掛有一個「佛光普照」的匾額。

鼓樓底層是餐廳——五觀堂

鐘樓與鼓樓建築風格完全相同,對稱分布,鐘樓下方懸掛的是「民安物阜」匾額。

彌勒殿背面的匾額是「匡正驅邪」四個大字,瓦當上安裝有燈帶,想來清泉寺的夜景應該十分漂亮。

仰望大雄寶殿

現在的大雄寶殿是後來新造,為雙重斗拱建築。琉璃耀珠,漆砂幻霞,其裝飾極為繁富。

雖然大雄寶殿廣場地處山頂,但看到彌勒殿和鐘鼓樓的建築群還是很壯觀。

彌勒殿精美的牛腿

兩側廂房的建築裝飾同樣華麗大方

清泉寺由於依山而建,建築間距不大,但又錯落有致。

清泉寺山頂的水塔裝飾成了佛寺的色彩

俯瞰嘉陵江三角洲上的油菜花田

兩座大橋飛越嘉陵江,構成了一幅立體幾何的圖畫。

沿著觀景台向下是圓通寶殿

路邊這個大殿是供奉財神爺的地方

清泉寺的佛教氛圍濃郁,每一個牆面都物盡其用。

不過讓我沒有想到的,清泉寺里還有供奉城隍爺的城隍殿。

城隍殿下面還有一個小土地廟,不得不佩服清泉寺的包容性相當強。

這個羅漢堂與其他地方的羅漢堂大不相同,兩邊的門亭內分別矗立著黑白無常,一青面而執鎖,一長舌而掄錘,皆袒胸露乳,怒目圓瞪。羅漢堂內,則儼然一副慘烈地獄的眾生相。

清泉寺後門廣場前一座大佛和四大天王護法,整個造像及底座全部鎏金處理。

今重修後的西竺寺,與清泉寺為鄰,僅隔一牆。唐宋年間,這裡原屬清泉寺的一個偏殿,名叫觀音殿。

西竺寺規模不如清泉寺,而今南充人大都仍然將兩寺看作一個整體。

清泉山就四面環水,而今驟復古貌!今日清泉寺殿宇輝煌,佛像莊嚴,鐘聲悠揚;香煙裊裊,朝拜者,觀光者終日絡繹不絕。清泉寺是南充城區香火最盛的佛門勝地,也是嘉陵江畔難得的風景區。聽古寺鐘聲,賞嘉陵風光,豈非樂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U99a_2sBmyVoG_1Z0r7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