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清舍民宿酒店設計分享

2019-08-29   景觀家

「這兩年,做了幾個民宿或者酒店設計,也跟朋友一起,自己嘗試開起了這家北京懷柔的山野民宿。我理解除了民宿主的因素以外,給來客帶來有別於城市空間的特殊體驗是很重要的」

——設計師


場地背山面山,遠處有松景。原場地內有兩個平台,二者約一米八的高差,平台上分別生長有幾株大樹小樹。原建築呈三面圍合狀,西側二層,南北一層,不能加建。

原場地


原建築


設計將原高差細分為三個平台,將入口的陡坡也部分處理為平台:前苑、里苑、中苑、後苑。四個平台拉長慢速了人的步伐,每個平台以台階相接,台階步數不多,尺度寬裕可坐。

場地剖面圖


清舍酒店一覽


院牆的形態以保留原有大樹為基礎,試圖打破原有建築秩序的圍合,並將原本兩層連續的建築格局劃分為大小不一的六個獨立院落,院內交通通過各自的樓梯解決,並在後苑留出上山的通道——平面上自由的院牆形態由此產生。

分析圖|公共活動區&私密活動區



各個院落之間由樓梯連接



保留樹木穿插在院落當中




院子以竹棚相連,半掩蔽之,避免內院過於閉塞。院牆以竹模混凝土澆築形成,台地部分以石頭牆壘起,獨立的內院鋪有紅色滲水磚,公共的平台以青磚鋪之,材料選用希望契合周邊自然山體和各個庭院的氛圍。

以竹棚相連的院落


以竹模混凝土澆築形成的院牆



獨立內院裡的紅色滲水磚



不同色彩的小院門,強調歸屬感



四個平台通過水完成了最後的連接:粉色的鋼渠將水從後苑落入里苑,前苑亦有荷花池——四個平台皆有水聲,或靜或動,亦隔絕了臨馬路的來往噪音。

粉色的鋼渠將水從後苑落入里苑


粉色的鋼渠下的光影空間


竹棚細部


以竹模混凝土牆面細部


平台


錯落的平台、牆體、竹棚使得整個場地不可直接感知——探尋、遊園方能一窺其究竟。不同的活動:熱鬧的、安靜的、公共的、私密的在這些層疊的間隙中共存。

竹棚空隙下產生的光影空間



院落一隅


設計建造用了半年多時間,雖然緊迫,但設計師自己做主,少了溝通周章,多了自我互博。

「從設計者的角度來講,有意無意釋放了些自在天真的東西,但也難免散漫肆意。藏了私心,想試試沉靜和興奮的情緒是不是可以在空間裡同時出現」?

通向酒店房間的木平台


酒店公區



從臥室的玻璃窗可以看到院落


簡潔明亮的室內空間



樹下靜坐閒看,孩兒們爛漫跑鬧,嘴角難掩興奮。

被樹枝枝蔓掩蓋的房屋



院落雪景



總平面圖


平面圖


業主:北京清舍民宿酒店

建築 / 景觀 / 硬裝: 大料建築 (劉陽,段琦,丁月文,蔡卓群,郭雨橋)

軟裝 / 硬裝:暖墅設計 (馮文博,栗如,柴玲)

建面:1100平方米

時間:2018.08-2019.03

攝影:孫海霆,朱雨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