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行業,一直都在抵制「標題黨」,即標題和內容基本不沾邊,或是內容很簡單,標題很誇張的內容。最近,小張老師發現:港媒起標題的能力,不亞於標題黨!
張丹峰出軌疑似實錘後,與洪欣簽手一同出行,港媒起標題為「大婆的勝利」,是不是誇張中帶著一絲中二呢?今天,咱們就來扒一扒關於「標題黨」的那些事兒。
問題
新媒體是否應該起一些誇張的標題?又有什麼起標題的原則呢?
回答
在新媒體行業里,誇張的標題其實處處都有,比如曾經的咪蒙。而這種起標題的方式,追溯起來可能很久遠......
1、「標題黨」在三四十年前就已經存在
把時間追溯到三四十年前,那時候的香港有一種東西叫做「緋聞與花邊文學」,現在很多誇張的起標題方式都是從那兒學來的。
「緋聞與花邊文學」源於香港的一些市井文化,他們與香港中環的上層文化抗衡,生活在市井中的人在抵抗著高樓大廈,在羨慕的同時又有一些對不公的怒火。於是,他們把更加驚悚的詞語,更加細節的點,更加聳人聽聞的稱謂放到標題中,從而獲得關注。
這種閱讀價值觀一直存在,延續到今天就是「流量標題」,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標題黨。
不過,現在的新媒體人起這種流量標題,已經不如當時的香港人那麼嚴謹、節奏那麼好了。我們總說現在是碎片化閱讀的時代,標題也會相對短,但往往忽略了一些細節的點,甚至沒有把場景化加入到標題中。
《「暖男」妹夫太蹊蹺:網絡痕跡追蹤撕開經年血案》,這是曾經《知音》雜誌的一個標題,可以看到,裡面對細節的描述很到位,讀起來也很有節奏,這就是一個合格的「港媒式標題」。
2、現在的時代,是否需要流量標題?
我們起標題,是一定要考慮流量問題的。如果一個標題沒人看,你文章寫的再好都沒用。但基於流量角度,我們至少還要考慮場景、細節、高曝光詞彙等問題。
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注意以下三點:
輸出正向價值觀
如今正是人人自媒體的時代,但我們認為,一個自媒體人仍然要起到媒體原本就有的職責,即弘揚社會正能量。
儘可能還原事件本真
標題要儘可能的與事實貼合,不要將其誇張化、變態化。「誇大標題」與「用誇張詞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雖然都起到了吸引流量的目的,但後者比前者更高級,至少沒有在標題層面欺騙讀者。
組成標題時關注更多細節
我們在起標題時,可能會加入核心曝光詞彙、熱點事件、事件細節。但我們很難把能讓標題生色的所有細節全部加入到標題中。我們往往在加入了一個、兩個讓自己滿意的點之後就不再去思考了。
起標題應該是一個系統化的過程,它需要策劃,咱們心裡應該有著四個標準,即「曝光詞彙」「事件本體」「場景化」「事件細節」。我們想要在標題中將這四點窮盡,就要學著先起一個長標題,然後慢慢做減法,將標題縮短。
總結
總的來說,「標題黨」是值得學習的,只不過我們不應該學習它扭曲的價值觀以及對事件本體的偏離。
「媒玩兒」,是由雲知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一群熱愛新媒體的年輕人,搭建的新媒體知識答疑公眾號。他們通過代運營的60多個公眾號,新零售、原創KOL的嘗試,總結出了一套成熟的新媒體方法論。新媒體,有問題,找媒玩兒!
更多精彩內容,可以點擊下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