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深圳市生態環境局發布2019年度深圳市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2019年,全市環境質量總體保持良好水平。其中,環境空氣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及一氧化碳年平均濃度均符合國家二級標準;水環境質量總體改善,主要飲用水源水質良好,符合飲用水源水質要求;河流水質實現歷史性突破;東部近岸海域海水水質保持為優,西部近岸海域海水水質污染程度有所減輕;城市區域環境噪聲處於一般(三級)水平;輻射環境狀況良好。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碳排放強度(單位GDP碳排放指標)處於全球先進水平,全市碳排放強度三年累計下降10.9%。
空氣品質持續向好,但揚塵污染有所上升
2019年,深圳市空氣品質持續向好,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9,連續7年排名前10,在珠三角地區排名第1。特別是細顆粒物(PM2.5)年均值下降至24微克/立方米,是2006年有監測數據以來首次達到世界衛生組織第二階段標準,創歷史最好水平;全年灰霾天9天,較2018年大幅下降11天,為1989年以來最少。
2019年深圳市空氣品質級別天數
有市民反映,家中的陽台和室外停放的車輛常見灰塵,感到空氣品質仍不盡如人意。對此,市生態環境局大氣處負責人回應說,灰塵問題主要是受粗顆粒物影響造成,主要來自於揚塵。根據最新來源解析結果表明,2019年揚塵源貢獻比例也所有上升。這主要受全市軌道交通、市政設施、水污染治理等施工工程揚塵污染防治措施不完全到位影響。
該負責人表示,今年市生態環境部門將全面加強督查檢查,降低揚塵污染。該局將聯合各區和市住房建設、交通運輸、水務部門,全面落實「7個100%」工地揚塵污染防治措施,提高道路沖洗、洒水、清掃頻次,城市道路適宜機掃道路機掃率至96%以上,同時實現裸土「清零」。
機動車本地PM2.5來源中最大污染源
記者獲悉,在深圳空氣環境質量總體呈持續改善的同時,臭氧污染問題逐步凸顯。臭氧已成為影響AQI達標率和空氣品質排名的關鍵指標。
2019年深圳環境空氣六項污染物負荷係數
據介紹,今年是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收官之年,深圳AQI達標率任務十分艱巨。相比深圳原來以PM2.5為核心的污染治理體系來講,2020年「深圳藍」行動計劃,在原PM2.5濃度一項指標基礎上增加AQI達標率96%和臭氧濃度125微克/立方米兩項指標,並相應細化分解到各區;在原治理任務基礎上增加臭氧污染防控專項,針對臭氧污染的重要前體物揮發性有機物。
目前,機動車仍是深圳本地PM2.5來源中最大的污染源,占到三成以上。今年《「深圳藍」可持續行動計劃》共「十大工程」80個項目,其中柴油車(機)污染攻堅工程和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工程兩大工程主要針對機動車污染進行全面治理。
深圳碳市場配額總成交量5673萬噸
公報顯示,深圳碳排放強度(單位GDP碳排放指標)處於全球先進水平。2016至2018年度,全市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三年累計下降10.9%,2018年較上年同比下降7.73%。
據介紹,深圳2018年度碳排放權交易履約工作圓滿完成。截至2019年6月30日,全市共758家碳交易管控單位按時足額完成履約義務,履約率為99%。
2019年,深圳碳市場配額成交量1457.71萬噸,成交額1.47億元,中國核證自願減排量(CCER)成交量為223.88萬噸。自2013年深圳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至今,深圳碳市場配額總成交量5673萬噸,總成交額13.52億元,市場流轉率呈現逐年遞增的態勢。(記者竇延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hX1unEBiuFnsJQVd40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