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又一戰機年產30架,已裝備4個旅,發展態勢超越殲20

2019-05-31   鑒聞錄

在快速發展的社會當中,科技的進步具有較大的意義。科技在改變我們生活的同時,也改變了戰爭的狀態。戰爭的形式由在馬背上作戰變為了手槍戰鬥,再變為了大炮攻打,如今更為先進,變為了空中作戰。

對於一個國家而言,保衛領空的安全是十分重要的。一旦發生戰爭,取得制空權也尤為重要。我國深知落後意味著什麼,為了取得更好的發展,即使是面臨西方的封鎖,我國也依舊在堅持進行自己的科研事業。皇天不負有心人,如今我國終於成為了世界上的科技大國,也研發出了領先各國的隱身戰機殲20。

雖然殲20目前是我國最先進的戰機,但在發動機方面,殲20的發動機一直沒有實現較大的突破。因此直到現在,殲20都未能進入量產階段。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時候,我國空軍傳出了一個好消息。到目前為止,我國殲16戰鬥轟炸機已經服役了4個旅,而且建造速度也比殲20快得多,每年已經達到了30架。

殲16是中國在蘇30的基礎上研發而來的四代半戰機,最大航程3600千米,飛行半徑1500千米,裝備有自動電子掃描陣列雷達,不僅具備遠距離超視距攻擊能力和強大的對地、對海打擊能力,還可與多目標作戰並能識別出目標的相關資料,對中國空軍具有相當重要的現實意義。

目前我國已經擁有了轟6K主力轟炸機,不過若是戰區屬於比較激烈的情況,殲16其實更加適合作戰。殲16航程遠、載彈量大,可以率先突入戰區,加上本身攜帶的武器大部分為精確制導武器,具有更高的打擊效率,因此我國才會大力進行殲16的生產。

殲16的存在,增強了我國空軍對地面敵軍的打擊能力,彌補了空軍的一大短板。當然我們也期待著殲20的發動機技術有所突破,讓殲20的性能可以得到充分的發揮。我們相信,等待這個時刻到來的時間一定不會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