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ABC報道,近日印巴克什米爾地區的衝突越發激烈,雙方互相炮擊已造成數人死亡,包括一名13歲女童在內的多名平民死傷。而衝突中印度曾派一隊坦克營支援,不過坦克大軍還未抵達前線,其後方哨所就被夷為平地,如果繼續擴大衝突面,印度必將損失慘重。
印度陸軍擁有世界上第二大的常備軍和最大的後備軍,可以說是全世界數一數二的規模。而且印度一直以來就相當重視坦克的作用,進口了近2700輛俄制T72主戰坦克,這種坦克非常擅長複雜地形和集群作戰,數量越多威脅性越大,甚至自研生產了數百輛阿瓊坦克,在亞洲地區可以算是非常恐怖的地面力量了。當然,規模龐大並不代表就擁有同等戰鬥力,尤其是在同樣的擁核國家巴基斯坦面前。
據相關消息,在去年十二月份的衝突中,為了應對印度的坦克營,巴基斯坦動用了大量的紅箭-8反坦克飛彈,利用部分地形優勢對印度方面的目標進行了集中轟炸,相繼有4輛T90坦克被炸毀,而T90可以說是印度最為先進的坦克之一,跟在T90後面略遜一籌的T72坦克就更不在話下了。儘管印度T72數量很多,但該坦克的致命弱點就在遍布炮塔周身的彈藥上,缺少防護的地方一旦被高溫碎片擊中極易引發爆炸。當然,巴基斯坦為了控制衝突規模,其實也留手了,坦克群後方被夷為平地的偵察哨所就是很好的警告。目前印度方面投鼠忌器,一直沒能敢於大規模進攻的原因之一就在於巴基斯坦的反坦克武器對印度來說非常有效,這也是印度近期擴大軍購加強空軍的原因。
除了大量俄制坦克外,印度也擁有一定程度的自研能力。當然,目前大多集中在聯合研製的飛彈方面,阿瓊坦克算是印度陸軍自研裝甲力量的第一種現代化坦克。該型號坦克從1974年開始研發,直到2004年才正式交付,可以說創造了世界歷史上時間跨度最長的坦克研製。而時間長也就意味著當第一輛坦克交付之後,該坦克無論是技術還是結構上都已經過時了,而由於生產鏈的變動和進口零部件生產出現問題,阿瓊MKⅠ已經無法再進行維護和修理,更不用說改進型號的MKⅡ。曾經的原型車零件自研率高達七成,改進組裝過程中的多次修改將進口率拉到了驚人的六成,可以說印度的自研坦克事實上已經破產了。
當然,巴基斯坦方面的裝甲力量雖然更加落後,但印度的後勤已經因為新冠疫情和本國軍工產業的大量缺失而失去了應有的作戰保障能力,重型裝備可以說幾乎都是一次性的,打一點就要買新的,能返廠維修的裝備很少。不僅如此,因為印度自身原因導致近年來四處樹敵,邊境問題頻發,兵力被拆得零零散散,應對不斷出現的國內叛軍和部分邦的起義團體時還能遊刃有餘,但同時還想對多國軍事武裝威脅,儘管看起來人很多、氣勢洶洶,其實就是一盤散沙。
除了巴基斯坦外,尼泊爾也在印度四處樹敵的時候趁機將印度侵占的三塊爭議土地拿了下來,而近期不丹也因為「自然原因」導致印度部分民眾斷水,短時間內無法疏通,緬甸和印度的農產品貿易也出現了摩擦。再加上印度國內各邦的分離主義盛行,宗教矛盾日益複雜。目前的印度已經站在了漩渦最中心,而其新冠疫情感染單日新增也突破兩萬,向著巴西和美國靠攏,累計確診52萬,死亡1.6萬,而這很可能只是開始。如此內憂外患的情況下還想著獲得戰爭優勢,除了必然會損失慘重外,更加嚴重的社會政治危機也可能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