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凜冽的寒風吹過,冬季便降臨在村莊裡,田間地頭立即變得冷清起來。走進山西省平遙縣東泉鎮水磨頭村,一戶戶錯落有致的農家小院、一條條平坦潔凈的鄉村道路、一張張充滿幸福的純樸笑臉,讓人如同置身於一座現代農村公園,鄉村美景盡收眼底,文明新風撲面而來。近年來,水磨頭村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帶動下,村莊美起來了,百姓富起來了,幹群關係好起來了,鄉村治理邁上了新台階。
(圖片來源網絡)
創建道德超市 鄉風文明好起來
「孫亮5分,又是全村最高分,大家要向他學習。還要對楊桂香提出表揚,她家裡喂了50多隻雞,環境衛生卻做得很好,左鄰右舍都聞不到臭味,這變化就像是暑天裡的溫度計——直線上升!」12月17日上午,水磨頭村的活動廣場上熱鬧不已,每月一次的文明行為評比正在進行,村黨支部書記張成寶幽默風趣的點評贏得了大家的掌聲。
(圖片來源網絡)
在這麼多人面前受到表揚,楊桂香略顯羞澀地說:「這得感謝村裡開展道德超市積分活動,讓我從以前被動做好環境衛生變為主動養成良好習慣。現在幹啥都可起勁兒了,家裡的洗衣液、毛巾都是我在道德超市用積分兌換下的,感覺挺開心,也挺自豪。」楊桂香滿臉笑容地講述著自己的經歷。
楊桂香口中的「道德超市」,是去年由水磨頭村「兩委」和平遙縣財政局駐村工作隊共同籌建的。超市由村黨總支統領,成立專門的積分評定小組,每月對每個家庭進行評分。按照村民在「家庭衛生、勤勞致富、遵紀守法、移風易俗、孝老愛親」等方面的表現,劃分好、一般、差三個等次。每月根據評分建立積分檔案、兌換物品,年底對全年累計積分前10戶進行通報表揚,給予物質獎勵,營造「比學趕超」的氛圍,這也是平遙縣首家道德超市。
「道德超市開業以來,村民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家裡物品亂堆、亂扔的現象看不到了,戶容戶貌也變得整潔乾淨起來。起初大夥就是為了能到超市兌換東西想多掙點分,現在大家都認為養成講道德、講文明的習慣比兌換東西更重要。」張成寶告訴記者,道德超市通過以分換物的形式獎優懲差,讓村民的道德建設有「鏡子」可照、有「尺子」可量、有「標杆」可比,群眾滿意度得到了提升,村民自治得到了強化,鄉風引領文明,水磨頭村搭乘新時代文明實踐邁出了鄉村振興的步伐。
發展扶貧產業 百姓生活富起來
午飯過後不久,剛剛把家裡收拾妥當的貧困戶梁玉蘭就急匆匆地往外走。原來她是要趕著去村裡的「扶貧車間」上班分揀藥材。「一斤是一斤的錢,多揀多掙,增加收入,還能照顧上家人,誰不樂意?」梁玉蘭一邊趕路一邊樂呵呵地說。
在和梁玉蘭同去「扶貧車間」的路上,記者了解到她的老伴患有嚴重疾病,基本喪失勞動能力,家裡沒有青壯勞動力,沉重的家庭負擔壓得她喘不過氣來,就在她一籌莫展的時候,「扶貧車間」進了村,這下又重燃起了她好好生活的信心。
為了響應國家支持貧困人口就業的政策,今年年初,在東泉鎮黨委、政府和幫扶單位的大力支持下,水磨頭村克服疫情影響,建立了「黨支部引領+公司帶動+貧困戶增收」的新型幫扶模式,當地的晉偉中藥材合作社和村委達成合作協議,在村裡設立了「扶貧車間」。合作社向村裡提供中草藥柴胡和黃芩,並派技術人員對村內務工人員進行培訓,讓貧困戶分揀中藥材,以斤論錢,核計收入,進而在村裡建成一個初級中藥材初加工點。這樣,村裡像梁玉蘭一樣的137名貧困群眾成了車間吸納的首批勞動力。他們每天平均收入60元至80元,一月下來能掙2000元左右,生活有了盼頭,日子也有了奔頭。
不到十分鐘的路程,我們便到達「扶貧車間」。此時,院裡已有十幾位村民蹲著晾曬、分揀藥材,現場一片繁忙。說起這個「扶貧車間」,大家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家門口就有這樣的好工作,乾了十多天就掙下700多塊錢,滿意,非常滿意!」「活不多,還離家這麼近,心裡有說不出的高興,真得感謝現在的好政策。」大家用樸實無華的語言由衷地表達著心中的喜悅。
多贏的合作模式,也讓水磨頭村看到了其中蘊含的發展機會。下一步,他們將擴展「扶貧車間」的功能,與中藥材合作社開展更深入的合作,儘可能幫貧困群眾拓展更廣的致富門路。
開展文化活動 新風正氣立起來
華燈初上,隨著音樂響起,村裡的男女老少不約而同地擁向活動廣場,這可是水磨頭村的鄉村大舞台。雖是冬日,來廣場上唱歌的、跳舞的、嬉戲的群眾依然絡繹不絕,歡聲笑語充盈在廣場的上空。
(圖片來源網絡)
「咱得抽空多排練一下節目,過些時候縣裡有活動要邀請我們擔任表演嘉賓,到時候可不能丟了咱村的臉。」一名婦女的話音剛落,十餘名群眾便迅速聚集站好隊形,演繹嫻熟的舞步。
「以前,大家幾乎是各忙各的,村裡的文化活動也很匱乏。現在,藉助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力量,村裡的文藝隊伍又活躍了起來。農閒時,大家就聚在一起唱歌、跳舞。慢慢地,不少人從被動的『局外』人變成積極的參與者,大家的主體意識不斷增強,漸漸內化出更高的精神追求。」村民劉天花告訴記者,逢年過節,村裡文藝愛好者就自發組織起來給村民表演節目,使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愈加豐富。
除了休閒娛樂、表演節目外,鄉村大舞台還成為了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村民合力把鄉村大舞台打造成新媒介、新平台,讓村民自編自演文藝節目,宣傳移風易俗、弘揚傳統文化等,形象生動地展現現代文明風采。
不僅如此,水磨頭村還組織開展了最美家庭評選,活動圍繞「尊老愛幼、科學教子、睦鄰友好、勤儉節約、保護環境」等內容,充分發揮「最美家庭」的示範帶動作用,引導大家樹立社會主義道德風尚和尊老愛幼的良好村風民俗,同時也讓評選出的最美家庭成為全村學習的榜樣,最大限度發揮典型的引領示範作用,在唱響新時代文明實踐主旋律的同時,為鄉村文明注入活力。
(記者 張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OuGEXgB9wjdwRpvLjN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