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檢測分析前的影響因素

2019-09-19     檢驗視界網

作者:馬影

前言:

凝血檢查不僅是出血性疾病,易栓症的篩查手段,還用於華法林療法的INR監測,普通肝素療法的APTT監測以及狼瘡抗凝物檢測等與臨床風險直接關聯的檢查,所以,正確的數據報告極為重要。而且,凝血檢查與其他的臨床檢查相比,對樣本的質量更為嚴格,如果不能正確地採集,製備和保存樣本,就不能獲得正確的數據。而一系列的檢查步驟可分為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後。Plebani和 Carraro分析了40,490份為期3個月的帕多瓦大學醫院實驗室的結果,其中189個標本存在誤差 (0.47%),而當中13%在分析中,18%在分析後,而68%在分析前,今天我們來聊聊凝血檢測分析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通常可歸納為四點:

1.病人:狀態;

2.樣本:采血;樣本處理

3.試劑:溶解;處理

4.分析儀:狀態;機械;維護保養

一、病人差異因素:

1.飲食:富含維生素K對華法林有反作用(INR下降);

2.月經,妊娠,絕經:不同的狀態凝血功能不一樣;

3.藥物:阿司匹林,華法林,肝素等影響凝血和血小板功能;

4.肥胖:促凝因子增加,纖溶功能減弱,AT和PC活性升高;

5.吸煙:與心血管疾病有關, FVII抗原和活性升高 ;

6.酒精:酒精能夠抑制血小板的功能;

7.年齡:許多凝血因子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升高;

8.性別:女性出血時間更長;

9.血型:O型血的vWF和FVIII比非「O」型血活性低。

二、樣本影響因素:

樣本的質量最為重要,因此控制好樣本的採集程序非常必要;樣本採集的方法,抗凝劑的選擇(類型和用量),樣本的用量,樣本儲存復溶和穩定性都直接影響我們的檢測結果。

1.靜脈穿刺:

正確:CLSI 推薦採用含有抗凝劑的真空采血裝置,如果使用注射器,需要使用小容量的注射器(≤20 mL),材質使用塑料或矽化的玻璃;根據采血量、病人的年齡、靜脈的大小決定合適規格的針頭 如果使用靜脈留置管採樣,首先吸取5mL血液潤洗管道,減少肝素的污染(靜脈留樣針);

錯誤:止血帶壓迫時間延長導致組織液滲出和溶血,理想的情況應該是止血帶使用時間不超過1分鐘;使用注射器/針頭會增加溶血和凝血的風險,抽血不順利會影響結果;特別需要注意避免創傷引起溶血,小的針頭會引起血小板的破壞和溶血;

CLSI推薦的采血順序:

凝血樣本應該放在第二或第三管,順序如下:

  • 血培養管
  • 普通血清玻璃管
  • 凝血樣本枸櫞酸鈉抗凝管
  • 凝膠血清分離管/普通血清塑料管
  • 肝素管
  • EDTA血常規管
  • 葡萄糖管

2.樣本管的混勻:

正確:血液進入試管後,輕輕的顛倒混勻3到4次;推薦枸櫞酸鈉濃度 105 to109 mmol/L, 3.13% to 3.2%;

錯誤:不要使用試管搖床,混勻次數用力過猛或次數過多,容易引起溶血和血小板激活,產生氣泡;其他濃度(3.8%)和其他抗凝劑(例如:草酸鈣,肝素,EDTA)

3.血液/抗凝劑比率:9:1

抗凝劑量:1.85*10-3*(100-HCT)*血量

標本量少於90%時,會影響APTT結果;

標本量少於80%時,會影響PT結果;

當充盈不足,血液/抗凝劑比例下降,導致結果假性延長,

當充盈過度,血液/抗凝劑比例升高,引起結果錯誤或標本凝固

4.抗凝劑濃度調整:

當壓積大於55%,需要調整抗凝劑比例;

對壓積低於20%的血液,暫時沒有推薦的調整比例;

5.離心要求:

正確:使用水平式轉子離心機,使用新鮮樣本,獲得乏血小板血漿(PLT < 10,000/mL):常溫狀態下,離心力 1500 g 至少離心 15分鐘;PLT大於200,000/mL,PT/INR, APTT 和 TT不受影響;

錯誤:血小板濃度高會引起LA假陰性;血小板的存在是對肝素治療的監測產生干擾PF4 中和肝素導致APTT不延長;

6.運輸和儲存:

試管不閉蓋 = CO2丟失= pH升高 = PT 和 APTT延長;

溫度過高 = FV 和 FVIII 降解 = PT 和 APTT延長;

溫度過低 (2- 4oC) = 冷激活 FVII = PT 縮短,尤其是沒有矽化處理的枸櫞酸鈉試管;

檢測時間和保存溫度如下:

TT、PC、因子V、因子VIII等自血液樣本採集之時起,4小時內必須完成離心和檢測;如果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運輸到達目的地,必須離心分離血漿並且冰凍保存,-20℃2周以上,-70℃6月以上,不要使用無霜冰箱,當冰凍血漿可以在37℃快速復溶並立即檢測,樣本檢測前在4℃ 最多放2 小時。

三、試劑的影響因素:

試劑: 溶解——處理

1)試劑相關的問題:

需要嚴格按照說明書要求做:CCLS 指南推薦I級水用於凝血試驗,試劑要求使用雙蒸水;商業化的水,無需檢查電阻,微生物數量等;高pH會使凝固試驗時間延長,混濁的水會有污染或存在鈣離子。

常見水質分級:

I級水:用於配置試劑,要求干擾最小

II 級水:用於常規檢測方法

III級水:用於沖洗玻璃器皿

2)溶解程序:不正確的溶解比例或量,污染常常是誤差的來源;

移液管,加樣槍頭等

被污染的水(水裡含有防腐劑或微生物或抗生素等)

使用不幹凈的容器或攪拌棒

殘留的清潔液

3)溶解後的儲存:注意試劑和質控的有效期,在效期內使用,不用時閉蓋2-8°C保存。

四、分析儀器的影響因素:

分析儀器:狀態——機械——維護保養

1.機械方面:吸樣和分配,混勻,溫度,光路

吸樣和分配:當樣本和試劑量不準確不精密

1) 針或管路有氣泡

2) 針外壁髒

3) 堵針

4) 樣本或試劑的注射器單元故障

5) 針的未知錯誤

當出現以上情況,會發生重複性差,凝固時間延長,不凝固。

2.儀器故障:儀器故障或檢測程序錯誤

1) 混勻功能減弱

2) 孵育時間激活時間不正確

3) 溫度異常

4) 試劑飛濺污染

5) 電磁干擾

當出現以上情況會發生重複性差.結果不準確;

3.獲得準確結果,找到問題修理故障:

採用備用的儀器或方法確認,檢查測試程序-重新分析-手工分析或其他方法,另外每天執行維護保養,尤其是採用廠家推薦的清潔液,並每天執行清洗及質控檢測。

總結:

凝血檢測和其他血液檢查相比,從樣本採集到試劑樣本的製備,其好壞會很大程度地影響到檢測結果,而檢測誤差會導致誤診和錯誤的臨床判讀,可能對患者帶來極大的危險,因此我們需要在檢測時進行嚴格的質控管理,保證結果的可靠性。

參考文獻:

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第4版)

來源:Sysmex學術二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OjkVG0BJleJMoPMl-N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