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條
米飯
關鍵營養素對比/100 克
能 量
110 大卡
116 大卡
蛋白質
2.7 克
2.6 克
脂 肪
0.2 克
0.3 克
碳水化合物
24.3 克
25.9 克
維生素 B1
0 毫克
0.02 毫克
維生素 B2
0.01 毫克
0.03 毫克
鉀
15 毫克
30 毫克
鈉
26.9 毫克
2.5 毫克
不溶性纖維
0.1 克
0.3 克
血糖指數 GI
82
83
價 格
3.65 元/斤
3.08 元/斤
價格來自某電商平台,僅供參考
比一比
「吃米還是吃面」堪稱南北食物之爭的鼻祖,麵條和米飯,主食挑哪個更好,今天我們就來比一比。
首先來看煮熟的麵條和米飯,兩者其實能量差不多,作為主食來說,你要是能控制自己一頓就是那麼一小碗,那還真不用擔心這點熱量 。
但這裡要小小的提醒下,胖不胖人,還是看吃下去的量呀!
想要控制熱量,最關鍵的是在主食之外搭配上足量的蔬菜和不油膩的肉類。
從營養成分上看,米飯和麵條的區別並不大。
我們大部分人平時吃面,經常是一大碗面,配幾塊小肉丁,一兩片青菜葉子,營養非常不均衡,還容易吃掉過多的碳水化合物,不利於體重控制。而吃飯則習慣配著菜和肉一起吃,營養更全面,也更好控制熱量。
喜歡吃麵條的人要注意了, 麵條吃太多,可能還會讓你攝入過多的鈉。
一方面,為了讓麵條吃起來更筋道,做麵條的時候通常會加鹽或鹼,也就相當於增加了鈉, 煮麵的過程還會流失大量的鉀和 B 族維生素。
另一方面,吃麵條的時候,我們還習慣澆上鹹味的鹵、醬或者澆頭,又增加了鈉攝入。尤其是對於需要控制血壓的人來說,這種「低鉀高鈉」的食物實在是非常不友好。
還有人說,麵條更好消化,所以催肥的效果更強,有沒有道理呢?
從血糖指數來看,麵條和米飯都屬於消化起來非常迅速的高 GI 食物,不利於控制餐後血糖和保持身材。而且,長期單一食用可能會造成維生素缺乏。
最好的辦法是換成雜糧麵條,比如蕎麥麵、玉米面,或是在煮飯的時候加一些糙米、雜豆,做成雜糧飯。
這樣做不僅可以增加 B 族維生素、鉀和膳食纖維等營養素,還能平穩餐後血糖,有利於降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合作專家 蘭曉芳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加工與安全碩士
科學審核 鄭飛飛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加工與安全碩士
參考文獻
[1] 翟小童, 楊新生, 劉艷香, 等. 米麵製品的體外消化特性研究[J]. 中國糧油學報, 2017, 32(9): 28-33.
封面圖片來源
好孕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