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作為一代武術宗師,是將中國功夫傳播到世界的第一人,他在全球有超過2億的影迷,為功夫電影的發展起了決定性的推動作用,創造了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多影迷的武術家的世界紀錄。
李小龍出演的電影都很經典,無論是《唐山大兄》《猛龍過江》還是《精武門》,把中國功夫在電影中完表達地酣暢淋漓,讓世界真正認識到中國功夫的魅力。
李小龍的成名除了自身出色的條件,也離不開他的伯樂——鄒文懷。
鄒文懷在2018年11月份去世,其一生為電影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鄒文懷從加入邵氏成為邵逸夫左膀右臂,到獨立門戶成立嘉禾,再到挖掘李小龍,簽下成龍,硬是把邵氏一家獨大的香港電影局面打破了。
而鄒文懷和邵逸夫的恩怨也因此而來,被傳道了這麼多年,依然沒人說得清楚。
李小龍和詠春葉問
然而,李小龍其實最初是有意投在邵氏的,而且邵逸夫十分賞識他,甚至準備啟用他,只是因為李小龍要價太高,比當時邵氏當家影星狄龍、姜大衛的薪酬還要高,這是導致邵逸夫拒絕李小龍的主要原因。
而其實李小龍和邵氏的關係一直不錯,不僅是和邵逸夫、和邵氏的很多演員關係也很好。李小龍一生的摯友、樊少皇的父親樊梅生就是邵氏的著名配角。而且李小龍和邵氏武打明星羅烈也是好友,李小龍曾經多次去邵氏探班。
這張照片就是李小龍去探班邵氏的時候留下的,從左到右,分別是佟林、李小龍、邵逸夫、羅烈。而且李小龍和羅烈算是最早到好萊塢打拚的演員,當時羅烈憑藉《天下第一拳》混跡好萊塢,李小龍憑藉《精武門》《唐山大兄》也混跡好萊塢,而且是同一年。
這倆人是中國功夫片走向世界的開始,當然,羅烈遠沒有李小龍走得好走得遠,名氣更遠遜於李小龍。但兩人一直是業內好友,也可說是惺惺相惜。
雖然邵逸夫拒絕了李小龍的要價,但兩人卻沒有私人恩怨。當然,因為一部《獨臂刀》,邵逸夫和鄒文懷的恩怨也開始搬上檯面。當時香港電影是邵氏的天下,所有好的資源都歸屬邵氏,甚至很多明星都簽約邵氏。
直到李小龍橫空出世,鄒文懷抓住了這顆寶,才有了和邵氏抗衡的籌碼。但私人關係來說,他和邵逸夫的一直是不錯的,可惜邵逸夫的失之交臂,錯失了這位影響了世界的功夫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