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通川區真的值得點贊

2020-04-07     達州日報

通川區青寧鄉岩門新村(達州日報社航拍隊 攝)

鞏固脫貧成果的第一步是找到癥結。只有對症下藥,方能精準施策,拔掉「窮根」。

3月18日,通川區委五屆第112次常委會通過了一項舉措,決定將全區45個貧困村劃分為ABC三類,進行分類幫扶,並對貧困村鞏固提升脫貧成效做出了明確規劃。

據了解,通川區45個貧困村中A類示範引領村13個,B類鞏固提升村25個,C類對標補短村7個,通川區為三類村「量身定製」了三種幫扶計劃。

通川區磐石都市農業體驗區

(通川區委宣傳部供圖)

曾經,通川區磐石鎮譚家溝村產業發展薄弱、基礎設施落後。如今,村裡牆上畫滿了美麗壁畫,寬敞道路戶戶暢通,全村整體面貌煥然一新的同時也保留了鄉村原有的韻味。果木種植、魚蝦養殖如火如荼,產業發展初具雛形。「現在村裡道路變寬了不少,房子也打造得很漂亮,每家每戶都用上了自來水,現在來我們村裡遊玩的人也多了起來。」譚家溝村貧困戶王榮富告訴記者。

通川區磐石鎮譚家溝村(田乙斯 龔其明攝)

譚家溝村是此次貧困村評定中的A類村之一,也是鄉村振興打造的示範點之一,每半個月由區級主要聯繫領導以及幫扶單位主要負責人到村開展幫扶工作至少1次。入村後,區級聯繫領導常常深入到貧困戶家中話家常,了解他們的困難。下到田間地頭查看脫貧攻堅項目,為村裡的產業發展出謀劃策。

除此之外,通川區委、區政府還給予政策上的支持,將A類村支持納入省、市級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規劃,由區級相關行業部門制定提升方案,鞏固強項、補強弱項,進行整體提升;將B類村支持納入區級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規劃,由各區級行業部門制定提升方案,穩定強項、補齊弱項、整體提升,區級聯繫領導、幫扶單位主要負責人每周到村開展幫扶工作不少於1次;C類村由各區級行業部門制定提升方案,補齊弱項、整體提升,區級聯繫領導、幫扶單位主要負責人每周到村開展幫扶工作不少於2次。

2017年,通川區在全市率先「脫貧摘帽」,為2020年脫貧攻堅「大考」前的初步測試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並於2019年成功創建「全省鄉村振興十大先進縣」。

未來,如何將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起來?通川區給出了這樣一份答案——充分整合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兩支力量,成立脫貧攻堅暨鄉村振興指揮部,將貧困村實行「ABC」三級分區分類施策,精準謀劃「1234N」,即:一條農文旅融合發展示範帶;南北兩環鄉村振興核心示範區;碑廟農耕文化、梓桐紅色文化、北山詩歌文化三條走廊;羅江生態宜居、蒲家特色產業、江陵產村相融、雙龍生態保護四個特色鄉村振興示範片;N個散點示範打造的脫貧攻堅鞏固提升暨鄉村振興抓點示範路徑。

春回大地,在通川區這片充滿希望與幹事創業激情的沃土上,一項項務實舉措紮實推動,一個個美麗鄉村煥發新顏。脫貧攻堅決戰決勝,2020年通川區必將交出一份令人民群眾滿意的答卷。

記者 | 胡楊 通訊員 | 劉婧琪

編輯 | 趙尋

責編 | 潘丹

值班編委 | 付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HF_VHEBnkjnB-0z0H7B.html

















教育部提醒

2020-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