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創業者必備的5個節稅技巧,合理運用,節稅高達80%以上

2019-07-27     稅眼

合理節稅是在合法的範圍內減輕稅收壓力,避免因為稅務知識的盲點,而導致企業多繳稅或被稅務局罰款。事不宜遲,趕緊和廣州發業小編一起來看看創業者不可不知的5個節稅技巧吧!

節稅技巧一

提高員工薪水福利該如何節稅?

其實,當公司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給員工們提高公司福利,提高工資薪水,有利於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有利於公司企業的良性發展。但是,該如何提高員工的福利,才能合理節稅呢?建議合理提高員工福利,計入成本,攤銷利潤。

舉個例子,可以為員工辦理醫療保險,建立職工基金(如:養老基金、失業保險基金、教育基金等)。如此一來,不僅可以調動員工積極性,而且這些費用都可以列入企業的成本,從而攤銷企業利潤,減少稅負。

節稅技巧二

合理運用區域性稅收優惠政策

目前我國的西部大開發或者少數民族自治區都出台了一些稅收優惠政策,來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將企業註冊到有稅收政策的稅收優惠區,不僅最節稅而且合理合法。這裡以把企業註冊到我工業園區為例【Tel:156-8317-4870】。

園區對註冊企業的增值稅以地方留存的30%~60%扶持獎勵;

企業所得稅以地方留存的30%~60%給予扶持獎勵;

財政扶持按月返還,當月繳稅,次月扶持;

個人獨資企業(小規模)的可以申請核定徵收,核定後綜合稅負5%以內;

案例分析:

假設北京的一家軟體研發(科技)公司一個季度有1000萬的營業額,出去成本200萬元,那他需要繳納的稅收是,增值稅1000*6%=60萬,企業所得稅(1000-200)*25%=200萬,附加稅60*12%=7.2萬,分紅(1000-460)*20%=108萬。

稅收總計60+200+7.2+108約375萬。

如果使用兩個個人獨資企業拆分成小規模,享受核定徵收個人所得稅2%

增值稅1000÷1.03*3%=29.12萬

個人所得稅1000÷1.03*2%=19.42萬

附加稅30*12%=3.6萬

稅收總計29.12+19.42+3.6=52.14萬。

375萬對比52.14萬的

節稅322.86萬,節稅比例高達80%以上

節稅技巧三

混合銷售要依法而簽,分別計稅

,混合銷售是什麼鬼?很多人可能是第一次看到這個名詞。混合銷售是指一項銷售行為既涉及到貨物又涉及到服務的經濟行為。

混合銷售行為的計稅原則是:從事貨物的生產、批發或者零售的單位和個體工商戶的混合銷售行為,按照銷售貨物繳納增值稅;其他單位和個體工商戶的混合銷售行為,按照銷售服務繳納增值稅。其中「從事貨物的生產、批發或者零售的單位和個體工商戶」,包括以從事貨物的生產、批發或者零售為主,併兼營銷售服務的單位和個體工商戶在內。

問題是如何理解和認定「以從事貨物的生產、批發或者零售為主」呢?有沒有具體的認定標準呢?在稅收征管實踐中,基本上是以「企業經營的主業確定」。即企業經營的主業是貨物銷售的則按照17%稅率計算增值稅;企業經營的主業是服務銷售的則按照服務業的增值稅稅率計算增值稅。

舉個例子,對於一家生產設備並提供安裝服務的商家來說,肯定想要做低材料價格、做高安裝服務價格,讓本來該徵收17%材料增值稅銷售額變成了徵收11%的建築服務銷售額,以此降低增值稅負擔,提升稅後收入。

但是對於購買方來說,則更希望獲得更多的進項抵扣稅,以此來提高報銷額,也就是希望對方按照17%的稅率納稅。所以如何開票是雙方博弈的過程,各家會計要認清這一點,避免在稅務往來中,被對方的籌劃,導致自家多繳稅。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依法簽訂,分別計稅,公平合理。

節稅技巧四

公司費用與股東個人消費不能混雜在一起

成本費用中公司費用與股東個人消費混雜在一起不能劃分清楚,在我們實際工作中,相當多的私營企業,老闆及其家庭的開支拿到公司來入帳,如:孩子上學的、出國的、購買房子的、家裡的水電費、電話費、客情支出、旅遊支出等都進入公司的帳上。

公司的出納還兼任老闆家裡的出納,這些屬於「與公司無關的支出」,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時候是不可以稅前是扣除的,稅法上把這些歸屬於對股東的紅利分配,股東是需要交納個稅20%的。

最規範的做法是,公司是公司、股東是股東、公司的資產入公司的帳、公司的費用也入公司、股東規範行使股東權利,獲得紅利分配,是誰的就是誰的,別搞混了。稅務稽查起來,涉及到上述「費用」將歸入視同股東分紅,計算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同時還會涉及個人所得稅的滯納金和罰款。最主要的是,金額比較大的,一旦被稅務部門查處,可能除了罰款是小事,有的會上升到刑事方面,因為你把家裡所有的開支都列為企業,後果將是嚴重的。

節稅技巧五

將個人專利以技術入股的形式投入公司使用

這個情況,可能大家遇到的會比較少,但是並不代表不存在,所以也簡單的介紹一下,讓大家了解了解哈。將個人專利以技術入股的形式投入公司使用,意思就是說,如果公司企業里,如果老闆或員工擁有個人專利的話,而且這項專利提供給公司使用的話。

公司可以將這個專利進行合理估價,然後以有價入股的形式納入公司使用,並簽訂正式的合同。 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其實,專利入股公司,相當於專利就變成公司的無形資產了,這個時候,會計人員就可以採用合理攤銷的方式,將其計入成本費用,從而減少利潤,達到少繳稅的目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94VPWwB8g2yegNDqwn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