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線上這座冰川你可能沒聽說過,卻美得不像話

2019-12-16     玩轉西藏

誤入深山遇冰川

川藏線從來不缺驚喜,仁龍巴冰川便是。

八月中旬我從拉薩駕車返回成都。第一天先到林芝,第二天就到瞭然烏。然烏湖是川藏線上非常著名的景點,晚上住在然烏湖邊的青旅,湖邊大片碧草如茵的草甸,碧藍的湖水、白雪皚皚的雪峰,景色如詩如畫,狹長的阿木措湖向西蜿蜒十餘公里,逐漸收縮成一道河谷。老闆跟我們說,離這裡不遠有幾個冰川,來古冰川早就聲名大噪,另外一個叫仁龍巴冰川,聞之,心神嚮往。不巧的是得儘快趕回成都,帶著些許遺憾,連早飯都沒吃就開車趕路了。

車輛過瞭然烏湖左拐,踏上318國道就是回家的路,然而因然烏湖的客棧晚上沒有電,手機也因沒電關機無法導航,左拐的道路沒找到只能繼續前行。漸漸我們發現路上的車少了,風景卻豐富絢爛起來,走了半個多小時才猛然意識到——走錯路了。手機充上電時,仁龍巴冰川赫然出現在眼前。

生平第一次站在冰川腳下,寒氣撲面而來,仰首間,雪山巍巍峨就在眼前,天地間居然有如此令人失語的存在,但是比較遠,鑒於我們的時間緊迫,還是先去近一點的冰川感受一下攀登冰川的艱辛。

金字塔形狀的主峰上,厚厚的積雪豐盈而平緩地向下堆積,一直和半山腰的冰川連成一片,顏色也自峰頂的純白色向蛋清色過渡。抵達山腳的冰川在山峰陰影下明顯的失去了光澤,取而代之的是泛著淺藍的冷調。雖是盛夏,雪線退隱,冰川融冰的動力劃破山脊,刀鋒般的脊線更加明顯。北方雖然多山,但不經風,不是被西北的塵沙掩埋,就是被日久天長的風蝕一點點變成塬,變得平易近人很多,而青藏高原的山雖經歷千萬年的風霜,卻更稜角分明,冬覆以雪,夏示以刃,傲於天地間。

雪山旗雲如煙如幻

仁龍巴冰川位於藏東南八宿然烏鎮往察隅方向不遠,在著名的來古冰川不到十公里處。截然不同於來古冰川,仁龍巴不僅沒有灰色的礫石冰磧,原本白得透徹的冰面更是在陽光的照耀下,鋪上了一層微暖的蛋白色。

冰川至今未被開發,仍保存著原始狀態,藏在深山而少為外人所知,這也使得保持著原始狀態風景的它有著難以抵禦的吸引力。冰舌末端海拔4560米,長達數公里,背倚高聳著巍峨的雪山,雪山與冰川相輔相成,頗有「唇齒相依」之勢。

仁龍巴冰川為地球上少有的中低緯度海洋性現代山嶽冰川,它和絕大多數海洋性冰川的特點相類似,巨大的冰舌順著並不太壯闊的山谷延伸到低處,越是靠下方的冰川,弧形的冰面越明顯。海洋性冰川由於夏季雨水豐富,不定時的雨水和降雪不僅大量補給了冰川的容量,偏暖的氣溫又使得冰川消融速度增快,不斷累積的冰川自然會順著山體向下延伸,冰川兩側山體的岩石勢必會給冰川造成阻滯,從而減緩了冰川的活動速度;而中間的冰川則毫無遮攔的順勢下涌到前面,這些因素,直接導致了冰川下部的弧形越來越明顯。

然烏到波密號稱「冰川之鄉」,這一帶冰川眾多,規模最大的有「來古冰川」「米堆冰川」以及「仁龍巴冰川」。因未被開發的緣故,來這裡的人大多數隻知道來古冰川和米堆冰川,實際上仁龍巴冰川的規模和壯景絕不遜色於那兩個冰川。

來古冰川前由於有一條大河阻擋而只能遠觀,極難過河和冰川親密接觸,與來古冰川的一水之隔不一樣,仁龍巴冰川是一座可以攀登的冰川,可以很容易爬到長長的冰舌上,真正地走進冰川。10年前,進入仁龍巴冰川全程都是騎馬,現在基本上都是坐當地的拖拉機進入再騎馬。因為偶遇,沒有準備充分也不敢貿然進入,我只能在山腳下眼巴巴的看著同行的夥伴去冰舌上近距離親近它。不一會兒,風雨變化,雪山上一朵旗雲慢慢凝聚而成,雪山旗雲啊,得多幸運才能遇上,風裡帶著的水汽,過了雪山之後,一部分被冰山吸收,另一部分被冰山凝結成了水蒸氣,也就變成了雲朵,如煙如幻。

冰川腳下是融冰之後的小冰塊。在冰蓋上走了兩步,身背兩台相機,腳下打滑,寒冷異常,嘗試了幾次之後,我還是沒能登上冰蓋去看一眼冰洞,只能遺憾地在冰蓋下邊拍攝正在消融的冰塊。

頑強的生命力

冰川腳下,居住著藏族牧民,他們除了放養氂牛之外,還挖一些冬蟲夏草出售,同去的朋友說,價格也不算貴,算是一種倚靠雪山的生存之道。我們來到山腳下的牧民帳篷前,門外的藏獒站立著,一雙眼警惕地盯著來客,渾身半長的毛髮,搭配粗壯的骨骼非常威武,讓人不敢靠近。質樸的牧民招呼我們在屋裡喝酥油茶,味道鹹鹹的,幾碗下肚馬上不餓了,身上也逐漸溫暖起來。

視野里見到的最多的動物就是氂牛,漫山遍野,遠處只是黑色的星星點點散布在山坡上,只有很少的白色綿羊混雜在黑色氂牛群里,很是扎眼。氂牛跟藏驢的性子相似,不急不緩,不溫不火。一隻氂牛自得其樂地趴在花叢中,一雙大眼睛盯著鏡頭,臉上也似有一種「來拍我呀」的神情,悠悠然的生活讓人羨慕不已。

高原上生存條件艱苦,卻生長著最具生命力、最頑強的植被,冰川雪山之下尤是如此,這漫山遍野的菊科類植物,山坡草地上一株株黃花棘豆茂盛生長,熱鬧地盛開著淡黃色花朵,它們挺過了高原上冰川下嚴寒的夜晚,在這裡盡情開放。

回首來時路,遠處群山聳峙,犬牙交錯的山峰排成一把大鋸,狠狠地拉開天幕,飛鳥難渡,冰川融水形成的河流如一張自由散漫的網,交錯著向然烏湖方向流去,此情此景,難免生出高歌一曲的衝動,人生幾何,能從擦肩而過的鬱悶變成恍然大悟一般的驚喜,迷醉於山水之間的感覺,大抵如此吧?

半天過去,我們都忘了自己是迷路才到這裡的,才想起我們還得抓緊時間趕路,還沒有離開,就已經計劃下次來的時候,帶上帳篷和投影,在這雪山下燃一叢篝火,與這裡的朋友同歡。

逐漸遠行,雪山的影像又一次出現在我們的視線里,更美,更迷人,更神奇,仿佛揮手告別,又似依依挽留,那種緣分妙不可言的感覺再次湧上心頭,原來雪山是如此好客,願我們日後重逢。

TIPS:

坐標:「仁龍巴冰川」,通常稱為「仁龍壩冰川」。位於西藏昌都市八宿縣然烏鎮和林芝察隅縣交界處的「日隆巴」高山上。

注意事項:保持充足的體力;腳底做好防滑準備,身上衣物不能太少,要做好保暖準備;夏季的冰川里有很多融化的冰洞,一定要謹慎,防止掉進冰洞。仁龍巴冰川建議不要開車進去,如果要開車進去一定要四驅車,有幾段要涉水通過路況不是很好,且需要做好充分準備。

推薦理由:仁龍巴冰川壯美,超過來古和米堆;未經開發,原生態;涉水踏浪,逼近冰川;牧民淳樸熱情。

本文為玩轉西藏原創,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原創文章所包含的文字和圖片版權均來屬於原作者和攝影師,轉載需經過原作者同意!因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若未經同意隨意轉載就版權問題必追究其法律責任!

玩轉西藏歡迎各類廣告品牌合作,發郵件至113808338@qq.com獲取更多信息。

▌文字:總鑽風

▌圖片:沈雲遙

▌編輯:玩轉西藏【主編:肖楓丨編輯:卓瑪】

http://lyfzt.xizang.gov.cn/

西藏旅遊網

http://lyw.xizang.gov.cn/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6KoEW8BMH2_cNUg6NQ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