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掩蓋和田玉籽料綹裂的方法,好神奇

2019-12-13     玲瓏佛玉

大自然是一個很神奇的造物主,給了和田玉籽料溫潤的外表,同時也給予了它一些綹裂等瑕疵。

為了掩蓋這些瑕疵,很多商家會選擇用一些特殊的手段來彌補它,來賣個好價錢,譬如:上蠟。

什麼是上蠟?

上蠟作為玉石製品在拋光之後通常要進行的一道工序,實際上這不是對玉料的加工工序,而是對玉器的處理工序。一般玉石上蠟也稱過蠟。

上蠟起什麼作用呢?

和田玉本來也是玉化的石頭,既然是石頭多少都會有一些或大或小的瑕疵。有的小瑕疵,不注意肉眼很難發現。為了掩蓋這些瑕疵,使玉料顯得更加完美,就要打一層蠟。優質玉料,瑕疵很少,所以附著的蠟層就很少。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綹裂上蠟都能掩蓋,因為和田玉的裂是在形成時就有的,或是長期沖刷過程中所造成的,所以它的裂大致分明裂和暗裂兩種。

明裂

明裂就是皮外傷,肉眼可見,雕刻時可以藉助花紋和線條把它拿掉,這個在大多數山子上都可以看到。

暗裂

至於暗裂,就好比內傷,藉助外在的工具(手電筒)是察覺不到的,經常在玉雕到一半的時候出現,故暗裂最惱人。

所以上蠟也只能補救玉料上的明裂。

上蠟作為玉器處理優化的一種工序,一般是由玉石的擁有者決定是否要上蠟,而上蠟也有專業和非專業之分,專業上蠟的就是拋光打磨工作室,非專業的就是個人上蠟了。

第一種拋光打磨師,一般是受商家委託給玉石上蠟,是在玉石雕刻完工之後,發現了一些表面的淺裂紋,需要打磨師再次進行修繕。

很多拋光打磨師也會發現打了幾次蠟之後,感覺打蠟前後沒有什麼區別(這是因為拋光的效果好),打過蠟後只是心裡感覺好些而已。

第二種是個人上蠟,很多玉友認為打蠟是一道比較簡單的工序,不願花那份錢找專業的拋光打磨工作室,就自己開始上蠟,其實打蠟並不那麼容易,很多專業的煮蠟的拋光車間都或大或小出現過煮蠟的高壓鍋爆炸事件,所以個人操作還是要謹慎一些。

上蠟的方式

上蠟通常有兩種方式,一是蒸蠟,二是煮蠟。

蒸蠟是預先將石蠟削成粉末狀,將玉石洗乾淨,玉件在蒸籠上蒸熱,然後將石粉灑在上面,石蠟熔化而使玉器表面布滿石蠟,這種上蠟方法只局限玉石表面。

另外一種煮蠟,則是在一容器中,將蠟煮熔,並保持一定的溫度,將玉件放入一篩狀平底的玉器中,連容器一起浸入處於熔融狀態的石蠟中,使其充分浸蠟,等水溫下降後提起,迅速將多餘的蠟甩乾淨,並用毛巾或布擦去附著在表面上的蠟。這種上蠟方法可使蠟質深和裂隙或孔隙當中,效果較好。

但是其危險係數也極高,很多玉友買蠟時,聽賣蠟的老闆說『在蠟里少放些水,容易融化。回來就照做了,幾分鐘過後。只聽著「砰」的一聲巨響,回頭一看,煮蠟的高壓鍋爆炸了。

向有經驗的老拋光師傅詢問緣由,才知道煮蠟時,千萬不能有水進入,哪怕綠豆粒那麼大的一滴水也極其危險,因為水的比重比蠟重,水在下面,蠟在上面。蠟將這一滴水嚴嚴密密地封在鍋底。水蒸發後無法溢出,待積聚到一定能量後,會發生爆炸,所以玉石在煮蠟前,要烤乾表面的水分才能放進蠟鍋。

上蠟的效果

上蠟不僅可以使玉器表面更光滑,還可以遮掩裂紋。對於多孔隙的玉石材料來說,上蠟還可以起到免到受污染、增加結構穩定性及改善顏色的作用,所以上蠟對玉石能起到保護作用,讓和田玉越髮油潤光澤。

是不是所有的料子都適合上蠟?

但也不是所有的料子都適合上蠟,因為熱脹冷縮的道理同樣也適用於玉石,玉石煮的次數多了時間久了,小裂會煮成大裂,只有穩定一點的白玉有一點小裂才會去煮蠟,只有外表的小裂蠟才能蓋上,內部的大裂,水線,棉,白花是煮蠟也是無法掩蓋的,而且新料子煮蠟之後會泛黃。

同時一般的皮色料是不會進行打蠟的,因為有皮色的料子經過打蠟外面的玉色會煮花掉,黃沁、紅沁等煮蠟會煮出白點,所以煮蠟有風險,上蠟要謹慎。

怎麼鑑別上蠟的料子?

很多玉友說辨別和田玉是否上過蠟,其實很簡單,將玉飾品放入70度左右的熱水中浸泡,過了10分中,真假就自然辨別了,且不說這樣做極其傷害玉質,況且商家也不會允許你這麼做。

因為打蠟是在玉石的表層,所以快速鑑別玉石是否打蠟,有一個很簡單的辦法,拿一個小牙籤之類的木質竹籤,在玉石表面的細口處劃一下看是否有蠟質物體出現,就能很明確的判斷出玉石是否打過蠟。

同時,打過蠟的玉石在佩戴時間長後,石蠟褪去,玉石表面甚至內部的瑕疵都暴露出來,這樣的玉石價值也就大打折扣,所以玉友在選購玉石時,一定要注意觀察玉石是否打過蠟。

玉石是大自然形成的產物,有瑕疵有不完美是很正常的,好的玉石不用打蠟,需要打蠟的玉石一定是有缺陷的,所以買玉玩玉一定要包容玉石的不完美,不然買到的東西很可能有「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4NhAG8BMH2_cNUgjdG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