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園區體制改革創新系列報道23】
園區因改革開放而強。近年來,各大園區圍繞高水平開放合作、產業優化升級、國際化創新驅動、行政管理體制、城市綜合治理等方面實施重點改革,積累了一批先進經驗在全國複製推廣。
江蘇鎮江經開區:打造「集成改革」新名片
2010年4月,鎮江經開區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018年,經開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665億元,在商務部對國家級經開區綜合考評排名中位列全國第22位、全省第6位,同時在簡政放權創業創新環境評價排名中位於全省開發區前列。
「速度快到超乎想像。」高溫合金項目經理郭磊說道。據了解,項目落戶鎮江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來,從立項到拿到施工許可,再到正式開工建設,一期主體結構建成僅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這樣的高效率正是由於經開區近年來持續加大改革力度、拓展服務深度、改善營商環境的結果。
聚焦行政審批,探索「放管服」集成改革,經開區為全省開發區實現「一層全鏈」管審批和加強「一個中心」管集成提供寶貴經驗。系列成果受到了新華網、鳳凰網等各大媒體的廣泛關注,經驗做法獲全省推廣,並獲中編辦、國家商務部和法制辦的批示肯定。
「一層全鏈」管審批。按照省政府《關於公布國家級開發區全鏈審批賦權清單的決定》相關要求,鎮江市政府於2017年9月正式賦權鎮江經開區行政審批事項175項。截至目前,已賦權到位或實際承接辦理的事項共162項,累計辦件28685件,平均每月1200件,辦件量位居全省開發區前列。此外,經開區在全省「3550」改革的基礎上,探索推行「2332」改革,企業開辦、不動產登記、申領施工許可各階段審批時限平均壓縮68%,其中申領施工許可階段所涉事項即辦件占比達到47%,除涉及「多評合一」、並聯審批和多圖聯審的事項外,其餘事項均在3個工作日內辦結。
「一個中心」管集成。作為全區系統化集成中心——集成指揮中心,是全區第一時間進行信息研判、信息反饋、信息調度、考核評價的平台。實際工作中經開區形成了「一個中心」管集成的放管服集成改革格局:組建集成工作體系、融合集成工作資源、暢通集成信息來源、建立集成高效模式。
與此同時,2018年底經開區開展新一輪招商體制機制改革,提出關於信息項目體制流程、招商績效考核機制、招商統籌服務管理3個方面16條新要求,進一步提升招引工作成效。
經開區深入推進改革,進一步激發了市場活力,自2018年以來,區內新開業企業2062家,同比增長30.9%;核準備案產業類項目242個,投資總額412.45億元,同比增長24%。
黑龍江哈爾濱經開區:賦予「先行先試」的創新基因
成立於1991年6月的哈爾濱經開區,發展兩年後就晉升為國家級開發區,是國務院批准的首批國家級開發區之一,經過20年的創業發展,區域功能至臻完善,經濟實力快速攀升。通過不斷的機制體制創新,強化政策扶持力度,改善投資環境,提高優質服務水平,吸引了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入區投資興業,現已成為全國發展最快的開發區之一,被國家商務部認定為「真抓實幹成效明顯開發區」,已發展成為全省最大的現代產業集聚區。在2018年度商務部對全國219家國家級經開區綜合發展考核中排名第18位。
推動改革再深入、實踐再創新。區內行政審批實行承諾制,就是企業有些非關鍵性要件不全時,不耽誤辦審批,只需要寫承諾書,承諾在一定時限內補齊,審批部門進行後續監管。經開區在推進落實工程項目承諾制試點工作中,其工業項目的審批時限將由19個工作日減少到9個工作日,審批要件由90件減少到41件。
同時,在審批大廳里企業提交的材料還可以進行「內部流轉」,企業給前置部門提供的材料,到下一個環節可以不用提供。比如某企業在辦審批時,給前一個部門提供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那麼到下一審批環節,不用提供該許可證的原件或複印件,因為該材料可以在大廳「內部流轉」。
強投資穩增長,創新招商機制。近年來,為確保大項目順利落地,經開區不斷創新升級招商方式,一方面依託產業優勢,開展產業鏈招商,即依託哈南現有的高端裝備製造、綠色食品、新一代信息技術等三大主導優勢產業,充分發揮雄厚的產業基礎,理清產業鏈上下游,瞄準目標,補齊補強產業鏈;另一方面,做好定向、靶向招商,即以新區規劃、政策和產業基礎為引領,精準招引目標項目,促進項目落地;重點瞄準世界500強、央企、國內外行業龍頭和領軍企業,引進一批優質、高端,特別是對哈經開區產業關聯度大、轉型升級帶動強、產業特色明顯、推動實體經濟發展的項目。
浙江嘉興經開區:「最多跑一次」改革邁向縱深
2010年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嘉興經開區屬於比較年輕的「新兵」。升級之初,經開區在全國國家級經開區方陣中排名僅接近60名。近年來,嘉興經開區不斷爭先晉位,發展勢如破竹。在2018年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中,嘉興經開區在219家國家級經開區中,綜合排名第13位,利用外資排名第8位。這項考核結果正是近兩年嘉興經開區不斷深入改革,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見證。
對自身的改革一直就未間斷。經開區很早就意識到營商環境的重要性,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可謂下足了功夫:積極構建「清上加親、親中守清」的新型政商關係,傾力當好服務企業發展的「店小二」。全面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完善提升「無差別全科受理」、企業開辦「一日辦」等創新做法,積極踐行「承諾制」、「全程代辦制」,努力實現一般企業投資項目開工前審批「最多90天」。
得益於多項改革措施,經開區項目推進不斷提速。數據顯示,2018年1月至11月,全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95.88億元,同比增長9.7%;2018年全年,共推進大明金屬、晶暉國宴中心、國際創新園等30個項目開工建設,尤其是英國RPC集團愛博思高端包裝項目、新加坡麵包新語等一批新項目實現當年簽約、當年開工。
改革不停步服務無止境。接下去,經開區將進一步從軟硬體兩方面入手,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繼續邁向縱深。一方面,該區將著力完善智慧化服務大廳的升級改造。通過升級,建立智慧服務系統,將行政審批服務大廳的電子顯示屏、滿意度評價器、叫號機等相關電子設備整合到同一個系統平台上運行。
同時,經開區還將加快政務服務網建設,並以此為依託,推行「一證通辦」,從社保事務、不動產登記等民生服務入手,全面推行證件數據、證明類信息的互認共享,逐步實現「刷臉通辦」,並逐步實現全流程網上辦理,真正將「現場辦」變為「網上辦」。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註:
《中國企業報》匠心推出:《中國園區融媒體周刊》,每周一期,適合單位全年訂閱。全單位閱讀,園區招商信息全拿到!諮詢電話:68701050。
【周刊介紹】
《中國企業報》由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主辦,以企業和企業家為報道對象的中央級媒體,是國務院國資委系統最重要的新聞信息平台,是為地方經濟發展、產業園區招商、特色小鎮建設和企業經營發展服務的專業化智庫型傳媒。《中國園區融媒體周刊》,站在宏觀經濟發展的角度透視微觀經濟與園區發展的關係,通過對「一帶一路」的國內外產業園區及企業的觀察,以產業發展和產業園區規劃、扶持方案、招商引資等為重點,進行調查和持續跟蹤研究。在深入分析園區產業模式的基礎上,對園區信息和企業信息進行分門別類提煉匯總,為園區提供「最新、最重磅、最全面、最有價值」的動態信息。
《中國園區融媒體周刊》以服務產業園區為核心,提供豐富、深度、針對性的服務信息。每周一期,全年約50期,每期約100頁(A4),以PDF形式發送給單位郵箱或指定微信。提供在周報中可添加單位定製名稱和LOGO的服務,適合以單位名義直接快印成紙質版分發至各科室,也可通過手機閱讀,幫助整個單位全部人員第一時間掌握全國產業園區及企業動態。《中國園區融媒體周刊》面向全國園區、企業、第三方機構訂閱,可以幫助企業快速找到合適園區便捷落地,同時讓全球產業園區高效精準地找到優質企業和企業落地需求,以極低成本有效提高園區、企業與第三方機構之間深度業務交流、投資合作!
【內容特點】
《中國園區融媒體周刊》分為七大板塊:
《重磅/專題》與園區發展相關的重大事件,重點園區發展招商案例介紹及經驗分享。
《政策速遞》業內專家對國家政策、區域政策及行業相關政策進行分析解讀。
《園區必讀》精編國內外產業園區行業發展現狀及盈利模式,提供最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新聞動態》園區最新發展動態及新聞速遞。
《企業與園區》企業點評園區的服務、提出對園區的需求、講述與所在園區的故事。
《產融結合》解決產業園區發展中的融資問題、管理問題、服務問題及產業升級。
《項目信息》企業投資需求、企業投資方向、企業投資項目、企業發展戰略與外遷、擴張計劃等。
《中國園區融媒體周刊》每年訂閱價格9800元(自訂閱日起,一整年。比如今年7月2日-明年7月1日)。
每周一期,全年約50期,每期約100頁(A4),以PDF形式發送給單位郵箱或指定微信。
訂閱熱線:13683180392
聯繫人:梁女士,耿女士
【匯款信息】
單位名稱:《中國企業報》股份有限公司
開戶銀行:華夏銀行北京車公莊支行
單位帳號:10282000000248270
融媒體周刊訂閱
中企君薦讀
三十年正芳華,青春正好——《中國企業報》成立30周年特別奉獻
兩會特別報道——《中國企業報》採訪報道了近百位部委領導、院士和企業家代表委員,還重點採訪報道了近百位擔任地級市市長書記的代表委員。
聚焦全國兩會——中國企業報2019兩會專題報道
----------------------------------
本文系《中國企業報》綜合報道。編輯:米果。
本平台尊重文章原作者的辛勤勞動和原著版權,如您對我們的文章存在異議,歡迎後台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回復處理。
在這個時代,我們以傳播信息、分享知識為已任。
微信關注中國企業報公號:zgqybnews,關於財經你想知道的這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