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看?
今天(10月13日),海外老牌媒體Daily Mail又在網站顯著位置刊登了如下新聞: 一名中國清潔工從刷過的廁所里舀水喝,以此向老闆證明她的工作表現非常不錯。
圖源:Daily Mail
Daily Mail報道稱,近日一名中國清潔員被拍攝視頻:喝自己刷過的馬桶水來證明她對工作的熱愛態度,此舉在中國引發了熱議。
Daily Mail公布的一段32秒的視頻中顯示,一位身穿西裝的女子用一個小塑料杯,從廁所中舀出了水,然後當著幾位領導的面喝了下去。
視頻中的女士解釋說,這是她鼓勵自己更努力工作的一種方式。Daily Mail稱,周圍看似是她上級的人,對女士說的話報以掌聲。
Daily Mail表示,這段視頻是在中國山東省的一家化肥公司拍攝的。新浪微博(相當於國外的Twitter)上,已有批評人士稱該公司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推廣此類行為是不合適的。
另有人寫道:「讓老闆們也加入吧。」另外還有人表示,「這位清潔工大姐也太難了。」
Daily Mail補充稱,雖然目前在中國直接飲用自來水是不安全的,但該公司堅稱,其廁所里的水適合飲用。另外,該公司還表示,這位工作人員出於自己的意願這樣做。
最後,Daily Mail援引中國《紅星新聞》的採訪表示,這位清潔工女士姓羅,當前是在山東眾成飼料科技有限公司工作。視頻由該公司的一名客戶上傳到網上, 那名客戶認為羅女士的行為「古怪」。
圖源:Daily Mail
這家公司的發言人後來向媒體表示,羅女士克服了最初的「心理障礙」後,已喝了將近兩年的廁所水。該發言人稱,羅女士此舉是為了鼓勵自己。
結尾處,Daily Mail又意味深長地加了一句話: 該公司敦促所有員工向羅女士學習(The company urged all staff to learn from Ms Luo)。該公司已表示,「她是我們的榜樣。(這樣做)表明她把工作做到了極致。」
一位閱讀新聞的Daily Mail網友立即留言稱, 「病毒就是這樣開始的」,這句話受到116人支持,僅3人反對,令人哭笑不得。
然而,北北在查閱了《紅星新聞》的原文報道後,發現Daily Mail大有「移花接木」、「斷章取義」的味道。
首先,Daily Mail在引述原文時就沒有做到準確、客觀的立場。Daily Mail稱上傳視頻的客戶認為羅女士的行為「古怪」,並在這二字上著重雙引號,引發讀者的回味空間。
但《紅星新聞》報道僅顯示,接受記者採訪的公司員工稱,「 和我們公司有業務往來的人來參觀公司,可能因為對她這個事比較好奇,發到網上。」該工作人員表示, 視頻中的保潔員為公司「標杆員工」羅某,喝廁所水並非公司要求,「她是我們的一個榜樣,這是她工作做到極致了。」
原文並無指責意味,只是就事論事地陳述事實,也未曾強調好奇二字有何引申概念,不知Daily Mail那一對雙引號想強調什麼?
圖源:《紅星新聞》
引號現象只是其一,Daily Mail的結尾處落腳似乎更顯高明。
查看《紅星新聞》原報道,接受採訪的員工末尾僅回應網友質疑道:「每個人觀點不一樣,這很正常。我們也是經歷了從不理解到理解再到震撼的過程。可能在人的觀念里,便池就是盛大小便的,如果是一個盛水容器的話,可能就比較容易讓人接受。」同時,她婉拒了紅星新聞採訪羅某的要求,「以前也有客戶上傳(到網上),很多網友質疑,她都看到過,她都是這樣經歷過來的。」
可見羅女士在這家公司只是一種個例現象,公司並未要求所有員工都這樣做,但也的確欽佩羅女士的敬業精神,但Daily Mail何出「 該公司敦促所有員工向羅女士學習(The company urged all staff to learn from Ms Luo)」之言?
難道Daily Mail還是習慣於將「華人刻板印象」=「新聞點擊流量」這條理論一以貫之? 看似客觀敘述的新聞報道,卻總習慣性地在細節處添加一點雞精?
圖源:《紅星新聞》
問題的關鍵還在於,Daily Mail報道這樣一篇新聞的意義何在?反觀《紅星新聞》的採訪,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採訪者對於這起事件的態度,記者在結束對公司員工的採訪後,還專門詢問了業界律師對於這起事件的看法,並引述其觀點作為結尾。
受訪律師表示,如果這起事件出於員工自願,那各方人士都無法對此問責;如若這起事件屬於公司規定,那麼員工絕對可以申請各項賠償。 但律師最後表示,總體而言,該行為仍有違公序良俗,不應提倡。
這才該是一篇正常報道的結尾,我們稱此為「言之有物」? Daily Mail全文內容除東拼西湊事件經過,徒增爆點話題外,還有什麼新聞意義存在嗎?更遑論拼湊這篇報道前,會去主動採訪羅女士,以求得事件真相了。 總之,若這種文章便是一家名揚海外的老牌媒體的慣常水準,那真可謂貽笑大方了。
野田聖子
今天除想針對Daily Mail的自嗨型報道說兩句外,北北還想起了多年前一位日本大臣野田聖子的故事。野田聖子1960年生人,83年畢業於上智大學外國語系比較文化專業。她是日本女性政治家,自由民主黨黨員,1997年至今連續當選8屆眾議院議員。
這位著名政治人物背後,有著一個令人傳道的故事。即當年大學畢業時,野田聖子第一份工作是到東京帝國酒店當實習生,並被分配到洗廁所的工作。第一天她幾乎吐出來,不到兩周就厭倦了工作。
直到某一日,一位與野田聖子共同工作的老清潔工,在刷完馬桶後竟盛了滿滿一杯沖廁水,當著她面一飲而盡。以此向野田聖子證明,經她清潔過的馬桶,乾淨得連裡面的水都可飲用。
前輩這一出人意料的舉動,使野田聖子驚訝不已。她發現自己的工作態度出了問題,根本沒負起任何責任,她對自己說:「就算這一輩子都在洗廁所,也要當個最出色的洗廁人。」訓練結束那一天, 野田聖子在抹完馬桶後,當著考官的面毅然盛了滿滿的一大杯沖廁水喝了下去。後來,海內外媒體廣泛認為,憑藉這種做事一絲不苟的精神,野田聖子得以在日本政途闖蕩至今。
外國媒體報道的有關野田聖子的故事
即使是英文報道,也並未對野田聖子的舉動做出批判,甚至認為她正是憑藉著這種精神才得以在今後取得重要的政治成就。不少外國網友甚至表示,再也不抱怨自己的工作有沒有意義了……
說到這裡,北北想強調,日本飲用水標準與中國截然不同,清潔工羅女士對工作的責任感極強,但此舉在中國並不值得提倡。 對於這起事件,中國網友包括官方媒體都有著很明確清晰的態度,為何海外媒體在報道時就不能保持同樣平和的標準了呢?
無論如何,維護形象這件事,中國人在海外的確有很長的路要走,不僅要努力提高自身氣質,也要督促海內外媒體客觀寫實,不做誇張或帶節奏的報道。且不任由Daily Mail這類媒體,繼續傳播推波助瀾的新聞報道,製造刻華人刻板印象。
作者:言之
/突發 美國明星露乳拉選票,帶病總統也急不可耐……
/重磅 佩洛西放大招廢特朗普?神秘治療+費用曝光!
/紀實 舉世罕見的加拿大鑽石被富豪爸爸花一億元買走,送給了女兒
版權聲明:【除原創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圖片、視頻及音樂屬於原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或會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內容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或作者名稱及原始出處標註錯誤等情況,非惡意侵犯原權利人相關權益,敬請相關權利人諒解並與我們聯繫及時處理,共同維護良好的網絡創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