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財日記》:宋小寶馬麗沙溢讓我看到喜劇人的更多可能性

2021-02-14     名川

原標題:《發財日記》:宋小寶馬麗沙溢讓我看到喜劇人的更多可能性

本來對宋小寶的電影處女作沒有太大期待,畢竟此前有過挺多演員轉行導演的都不算很成功,再說,《發財日記》這個名字也隱約透著一種「春晚小品」的氣息。

片子開頭,宋小寶於一眾超跑當中騎著自行車現身,一頓搞笑操作還是點兒「小品內味兒」。

然而沒想到的是,緊接著,他走進夜店,人群中冷不丁冒出個兒子!由張一山扮演——瘦高身材與宋小寶形成鮮明對比,怎麼看怎麼不像父子,且關係緊張,兒子債台高築匆匆逃離……這滿滿的戲劇張力瞬間抓到了我。

原來「發財」是不存在的,父親剩下的唯有一本日記,正被「跑路」躲債的兒子握在手裡,父親的前半生,就在這紙面上徐徐展開:

畫面從五光十色的鬧市切換到寒冬臘月的東北農村,宋小寶求著發小「二哥」帶他去深圳發財,南下二十幾年的坎坷淘金路就此啟程。

我有點驚訝,宋小寶導演竟有如此野心?他不滿足於純粹搞笑,才第一部作品,就要拍出來大時代中的小人物奮鬥史?從東北到深圳,這是典型的改革開放大潮席捲下的中國青年漂泊之旅。

而實際上,宋小寶似乎並不在意這個故事承載了多麼宏大的主題,他只是把自己整個地投射到人物之中,甚至直接就把主角取名為「小寶」——承繼了他一米六幾的身高、黑黑的皮膚——不吝於在片中拿自己「開涮」,就這麼塑造出一個真正的草根,一無所有地闖蕩深圳,找不到工作,更娶不到老婆,外形和氣質被所有人嘲笑,只能做最髒最累的體力活。

其中有一場招聘的戲碼深深震撼到我:形形色色的求職者擠了滿坑滿谷,為一個搬磚修下水道的工作擠破頭,直接把期望薪水和崗位寫在胸前的紙板上,爭先恐後地搶到老闆面前等他挑選,像是菜市場的菜,你不幹,後面大把的人衝上來。小寶和二哥成了唯二落選的人,後來還被誆上走私船,稀里糊塗就進了看守所。

這自然成為《發財日記》喜劇梗的一部分,可是如此生動的魔幻現實細節在同類電影里是沒見過的,編都編不出來;後來我了解幕後資料才知道,這正是宋小寶的早年經歷改編。在成為一名優秀的喜劇演員之前,他也什麼苦都吃,360行都做。

宋小寶拍得非常真誠走心,真誠到讓人感覺這部電影就相當於他出道多年來的人生總結,雖不是自傳,但內核的精神卻完全是他自己的,叫我們看到撕掉搞笑外衣的宋小寶;原以為他會拍一個窮小子逆襲成大富翁的故事,直到看完了才發現,那並不是小寶要的,金錢不是人生的第一目標再,他終其一生追求的不過是平凡的生活,有兒子有家人,有愛有溫暖。

沙溢、馬麗都來傾情加盟,這次也貢獻了突破既往形象的演出,沙溢的「二哥」是我們熟悉的愛面子好吹牛的喜劇人物,可是歷經商海浮沉,他始終是小寶的守護星。馬麗更是一掃強悍標籤,扮演外剛內柔的單身離異創業女青年,罕見地展現了脆弱一面,可圈可點。幾個漂泊在深圳的人,組成了新的家庭,兒子張一山也終於揭開了父親的人生之謎,嬉笑怒罵之下是一層厚重的現實主義底色。

看過之後,《發財日記》的誠意和溫暖相信是每個人都能感同身受的,希望,這是個未完待續的故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mMTsHcB9EJ7ZLmJGcd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