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網訊 近日,一則貴陽花溪大學城「水果攤販缺斤少兩」的視頻在網絡上經多個媒體發出後,引來不少關注。
視頻中,一女生質疑水果攤販叫賣的「10元3斤」水果缺斤少兩,經驗證後與水果商販理論。商販承認了該事實,並稱「若用真秤會虧到賣房」。
7月15日下午,記者來到花溪大學城,此時大學城的高校多已放暑假,校內水果店多未營業。在走訪一些留校學生的過程中,他們表示「大學城水果缺斤短兩由來已久,打著10元3斤幌子的大部分都是」。
在許多高校的QQ群、微信群里經常有學生反映該問題,但仍未得到解決。
而校外的水果攤多是流動的,當日17時,記者來到學生所說的水果攤:一座過街天橋下,一些水果攤剛開始營業。
該商販售賣蘋果、西瓜、桃、芒果……不管是貴的還是便宜的,他都一律賣10元3斤。有同學裝了一袋不同的水果,稱了後顯示為4.34kg,應付14.45元。
老闆說,該秤是單斤秤,顯示4.34kg就是4.34斤,不是公斤,老闆實收該同學14元。
該同學在記者的陪同下,在一大型超市重稱了剛買的水果,超市秤顯示其為1.54kg,即3.08斤,按10元3斤的價格,應付10.31元。
隨後,該同學返回質疑水果商販,為何一斤少了3兩多。該商販說,確實少了,稱該秤是八兩秤,他們按一斤賣,如果要買5元一斤的水果也可以,只是把秤調一下而已,水果還是一樣的。
「大學城從2014年起就這樣賣了,不賣10元3斤沒辦法,這已是一個習慣了,突然賣5元一斤,人們都接受不了,更何況我們去水果市場批發水果也是一樣的,商家的秤也有問題,一箱水果要多重出5斤以上。現在電子秤都是有密碼可以調的,我們不能調價就只能調秤。」該商販說。
據悉,自「水果缺斤短兩」視頻曝光後,貴安新區市場監管局連夜排查了花溪大學城水果店。
貴安新區市場監管局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在14日晚就已組織相關部門進行專項檢查,但由於高校放假、商販流動且較少,他們還在進一步調查中。對於網上爆出的視頻,他們在排查水果攤販的同時,也在聯繫相關部門核實調查該視頻的事發地。(記者 雷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