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一直以來都在飽受著爭議,歸根結底是因為它的幾項罪名:「捏造歷史」,「張冠李戴」,「呼風喚雨不真實」……不過,也正是因為這些「毛病」,才讓這本小說變得有趣,讓人們愛看、愛講,愛了解這枯燥無味的歷史知識。
而且《三國演義》不僅寫的「有毛病」,故事中的事也都很「有病」。今天小編就帶你來診一診,《三國演義》中的那些現代「流行病」吧!
《三國演義》第四十二回,張翼德大鬧長板橋一章中,張飛見曹操的軍隊陣腳移動,來來回回,於是怒而大喊:「戰又不退,退又不戰,卻是何故!」
直把夏侯傑下的肝膽碎裂,倒在了馬下。曹軍迎戰張飛,又不敢上又不敢退,來來回回左右搖擺不定,這不正是選擇困難症的模樣嗎?
《三國演義》第九十回,燒藤甲七擒孟獲一章中,孔明將孟獲七擒七放,為的是能讓孟獲傾心歸服,想必如果孟獲不是真心歸降,有「強迫症」的孔明還要再抓他幾次才行。
《三國演義》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決策一章中,劉備來草堂找諸葛亮,卻見諸葛亮翻身將起時,又突然面朝裡面睡了過去。
童子想要去喚醒諸葛亮,卻被劉備攔住,於是這一等,就是兩個小時之後。諸葛亮醒後還即興賦詩一首,感慨一下自己睡到天黑才起得來床。
《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論英雄一章中,曹操與劉備煮酒閒聊,見枝頭梅子青青,感慨道:「去年征張繡時,道上缺水,將士皆渴。吾心生一計,曰前有梅林,軍士聞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
行軍途中水源不足,卻讓士兵們妄想前方的梅林來解渴,可謂是「妄想症晚期患者」無疑了。
這些樁樁件件的故事,都是現代「流行病」的病症,不過也正是因為這些「有病」的故事,才讓三國的這段歷史,更為人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