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搏在中醫上屬「心悸」、「怔忡」等範疇,根據臨床表現不同中醫又將早搏分為陰虛火旺型、心神兩虛型、氣滯血瘀型三種分型。
早搏是一種很常見的心律失常,既可見於正常人也可見於一些冠心病、心肌病等器質性心臟病患者。功能性(無器質性心臟病)早搏一般都不需要特殊治療,平時用食療方配合運動、放鬆心情即可緩解。
中醫強調辨證論治,食療同樣需要辨證施膳。
01陰虛火旺型
臨床表現:心悸心煩,少寐,頭暈目眩,耳鳴腰酸,舌紅,脈細數或結代。
施食原則:養陰清熱,補心安神。
食療方:
1.山藥麥門冬粥
原料:山藥、麥門冬各30克,粳米50克。
製法:將麥門冬加水煎取汁。把麥門冬汁、山藥、粳米共入鍋中煮粥。
應用:經常食用。
2.山藥蓮子粥
原料:山藥、蓮子(去皮、心)、葡萄乾各50克,白糖少許。
製法:將山藥、蓮子、葡萄乾共入鍋中,加適量水煮成粥,加白糖即可。
應用:經常食用。
3.桑葚西瓜飲
原料:鮮桑葚100克,西瓜瓤150克。
製法:將鮮桑葚洗凈,與西瓜瓤一起絞取汁。
應用:每日分次飲用。
02心腎兩虛型
臨床表現:心悸氣短,面色不華,頭暈目眩,失眠健忘,食欲不振,甚則畏寒肢冷,舌淡苔薄膩,脈沉細或結代。
實施原則:養血益腎,寧心安神。
食療方:
1. 百合地黃蓮子湯
原料:生地黃20克,百合、蓮子(去皮、心)各30克,龍齒15克。
製法:將龍齒先入鍋中,加適量水煮20分鐘,再加入生地黃、百合、蓮子,煮熟即可。
應用:喝湯,上、下午分服。
2. 甘麥大棗湯
原料:甘草9克,淮小麥30克,大棗10枚。
製法:將上述諸物共入鍋中,加適量水煮熟。
應用:喝湯吃棗。
3. 鯉魚赤小豆湯
原料:鯉魚1條,赤小豆30克,陳皮10克,調料適量。
製法:將鯉魚去鱗、鰓及內臟,洗凈,與陳皮、赤小豆共入鍋中,加適量水煮至魚熟,用調料調味即可。
應用:喝湯吃魚。
03氣滯血瘀型
臨床表現:心悸不安,胸悶不適,心痛時作,唇甲青紫,舌質紫暗,脈澀或結或代。
施食原則:活血化瘀,行氣寧心。
食療方:
1. 紅花桃仁羹
原料:紅花、當歸、桃仁各10克,藕粉100克。
製法:將紅花、當歸、桃仁入鍋內,加水500毫升,煎取汁200毫升,趁滾熱時沖藕粉成羹即可。
應用:經常食用。
2. 仙人掌炒牛肉
原料:仙人掌60克,牛肉90克,食油、調料各適量。
製法:將仙人掌、牛肉分別洗凈,切片,按常法炒熟,加入調料調味即可。
應用:佐餐食用。
3. 綠茶飲
原料:綠茶3克。
製法:將綠茶放入杯中,用開水沖泡。
應用:頻頻飲用。
04公社寄語
山藥、蓮子、赤小豆、當歸、綠茶等食材具有活血化瘀、補脾益氣的功效,可有效緩解早搏患者心悸不安,胸痛不適等症狀。早搏患者在用藥之餘不妨試一下美味的食療吧!
泓華醫療,讓健康更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