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城市裡的停車資源日益緊張,有些地方甚至出現了老人為子女「人工占停車位」的新聞,一些退休在家的老人會選擇早早出門,整個人往空閒的機動車停車位上一站,或者搬張凳子往那一坐,一占就是好幾個小時,由此引發的口角糾紛也不少!而這樣的事,在我們湖州也並不少見。
吳興區飛英街道梳妝檯小區是上世紀90年代建成的老小區,小區里60%以上的住戶都是老年人。每天下午4點不到,小區里的一些老人就紛紛出門了,他們往空閒的機動車停車位上一站,或搬張凳子往那一坐,就把車位給占住了。
梳妝檯小區總共有14幢房屋,其中1至8幢靠近廣場後路,單獨成群。小區是開放式的,准物業管理,車輛進進出出沒人管理,車位也是先到先停。
這裡的居民說,小區里的車位每天都停得滿滿當當,甚至連消防通道都會被堵上。屬於小區業主的車輛其實並不多,過半的車輛都是外來的。很多時候,老人們的子女下班回來一起吃個飯,幾乎都找不到車位,無奈之下,老人們只好搬個凳子坐在那裡占車位。
說起小區停車問題,其實早在兩年前,就有居民聯名向社區和物業提出過安裝「道閘」的訴求。去年小區居民終於等來了「整改」的消息,可結果讓大家很失望:原來社區僅僅在西、南兩個出入口安裝了幾個警示樁,掛上了幾塊宣傳牌,上面寫著「外來車輛禁止入內」等字樣。
而且,就在梳妝檯小區對面,有一處按時收費的公共停車場,可以滿足周邊上班族的停車需要,但是,許多人還是會把車停進小區。
即使居民們有意見,在自行車庫的門上也貼滿了「請勿堵塞通道」這樣的提示語,可收效依然甚微。
在梳妝檯小區附近轉了一圈後可以發現,像塔下街小區、統一家園小區等周邊居民區都有安裝「道閘」,車輛進出也有專人管理。那麼梳妝檯小區是被「遺漏」了嗎?當有媒體找到梳妝檯小區所屬的塔下街社區,社區書記表示:小區車輛管理混亂的問題,社區已經在著手整改了。
然而居民從2017年就陸續向社區、物業反映停車問題,為何直到現在還沒有整改完成?為此,有媒體又聯繫了街道,工作人員表示,在街道、社區的多次協調下,物業一直沒有給出一個解決方案。
社區和街道都把問題的關鍵指向了物業,可是物業的說法卻並非如此。物業稱,小區實行車輛管理,需要業委會或者社區授權,目前為止,物業並沒有收到相關授權。
小區管理,離不開物業、社區還有業主們的共同努力。一個小區的「停車難」問題,兩年多時間都沒有得到妥善解決,還出現了老人為子女占車位的情況。而究其根本,還在於城市停車資源的供需失衡。可喜的是,修訂後的《湖州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即將出台,為解決停車難這個痛點提供了法律參考和制度保障。我們也希望,相關小區的物業服務要趕緊跟上,解決停車位之爭。
信息來源:愛湖州
信息編輯:清風、零伍柒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