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均預期壽命77歲,其實你遠可以超出!只要這樣做

2019-08-03   老年生活報

精彩生活·快樂健康

近日,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辦公室就「健康中國行動」之老年健康促進行動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衛健委老齡健康司司長王海東在會上表示,中國老年人整體健康狀況不容樂觀,有兩組數據:

一是超過1.8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有一種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達75%,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約4000萬;

二是中國2018年人均預期壽命是77歲,但是健康預期壽命僅為68.7歲,也就是說,居民大致有8年多的時間帶病生存。這說明我國老年人患病比例高,進入老年後患病時間早,帶病時間長,生活質量還不是很高。

王海東強調,家家都有老人,人都會老,健康是保障老年人獨立自主和參與社會的重要基礎。

影響長壽的因素,「心理平衡」占一半

心理學研究發現:一個人在大發雷霆時,身體產生的壓力激素,足以讓小鼠致死。因此「壓力激素」,又稱「毒性激素」。

《黃帝內經》也曾說到:「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結,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所以醫病先醫「心」。

現代醫學發現:癌症、動脈硬化、高血壓、消化性潰瘍、月經不調等,人類65%-90%的疾病與心理的壓抑感有關。因此,這類病被稱為心身性疾病。

如果人整天焦躁不安、發怒、緊張等,令壓力激素水平長時間居高不下,人體的免疫系統將受到抑制和摧毀,心血管系統也會由於長期過勞而變得格外脆弱。

人在快樂的時候,大腦會分泌多巴胺等「益性激素」。益性激素讓人心緒放鬆,產生快感,這種身心都很舒服的良好狀態,可使人體各機能互相協調、平衡,促進健康。

那麼,我們在生活中,應該如何做,才能更多的分泌快樂的「益性激素」,減少「壓力激素」呢?

1

確定一個目標,勤于思考

新的研究表明,「目標感很強」對健康有益。因為生活中是否有追求,決定了一個人的心態,進而決定其生理狀況。

勤于思考的人的腦血管處於舒展狀態,因此,經常用腦可以促進腦部的新陳代謝,延緩衰老。

中老年朋友退休後可以上老年大學,學習書法、跳舞、唱歌、畫畫等等,讓自己的大腦保持活動的狀態。

2

助人為樂有治療作用

研究人員發現,給予別人「物質上」的幫助,能使致死率降低42%;給予他人精神上的支持,能使致死率降低30%。

因為與人為善,常做好事,心中會產生一種難以言喻的愉快感和自豪感,進而降低了壓力激素水平,促進了「有益激素」的分泌。

3這樣做

家庭和睦是長壽的秘密

美國有兩位心理學教授積20年的研究發現:影響壽命的決定性因素中,排第一名的是「人際關係」。他們說,人際關係可能比水果蔬菜、經常鍛鍊和定期體檢更加重要。

人際關係不僅包括和朋友的關係,還包括和家人的關係。因此,家庭和睦、與朋友相處愉快是長壽的秘訣之一!

4

付出友善就會收穫友善

當我們對別人微笑時,別人也會以微笑相迎。無論是和朋友在一起,還是微信跟老同學聊天,記得都要保持微笑,付出友善。

這個友善包括:讚美、幽默、微笑、尊重、禮讓、隨和、包容、寬恕、體諒、同情、忠誠、傾聽等。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收穫別人的友善,心情也會更好哦!

5

不生氣,就不生病

情緒是人的本能,但在競爭激烈的生活環境下,人的精神壓力自然會增大,於是各種負面情緒會經常影響到人的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曾做過統計,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疾病,都和情緒有關。只要我們把控好情緒這個關,我們就可以不得病,不得大病,少得病,晚得病。」

拒絕這些兇手,你可已超過預期壽命

1

兇手一:每晚12點後睡覺

長期缺乏睡眠會讓免疫力下降,導致各種慢性病的發生,誘發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疾病;還會導致細胞突變,讓患癌風險增高。

另外,熬夜也會讓胃腸道得不到足夠的休息。有數據顯示,睡眠時間少於6.5小時之後,死亡危險率都大大增高。長此以往,與慢性自殺無異。

2

兇手二:長期不吃早餐

不吃早餐,大腦會「飢餓」,能量不足會導致大腦疲勞、精神不集中;

不吃早餐,胃部會鬧情緒,長時間飢餓,胃酸過多,容易胃炎、胃潰瘍;

不吃早餐,易患膽結石,不吃食物,膽汁無法排出,易引發膽結石;

不吃早餐,容易便秘,結腸排便反應遲鈍至消失;

不吃早餐,易患疾病,易引發糖尿病、心臟病、腦卒中等;

不吃早餐,更容易肥胖;

德國埃朗根大學研究表明,不注重吃早餐的人壽命會平均縮短2.5歲。

3

兇手三:過量飲酒

酒精對肝臟的危害是逐步累積的,從「酒精性脂肪肝」到「酒精性肝炎」到「酒精性肝硬化」,最後導致肝癌的發生其實只需要四步。

可以說,超量喝酒,每多喝一杯就是向肝癌靠近一步,也向人生的終點又邁進了一步。

4

兇手四:長期吸煙

煙草中含有幾百種化學物質,其中60多種都與癌症相關。假設普通人患肺癌幾率為1,大量吸煙的人患癌幾率是普通不吸煙人群的17倍。

煙草燃燒的煙霧會隨著,吞咽進入胃部,有害物質尼古丁,容易刺激胃粘膜,出現胃壁粘膜血管出現,收縮、痙攣現象,繼而造成,粘膜缺血、缺氧等情況,發生胃潰瘍、胃炎等疾病……

來自美國癌症學會的研究人員表示,2011年35歲及以上的成年人因12種癌症死亡的人數為34.6萬人,其中48.5%的個體患癌死亡的原因可歸咎於吸煙。要想命更長,還是乖乖地戒煙吧!

5

兇手五:經常久坐不起

人體對心臟工作量的需求隨之減少,血液循環減慢,日久則會使心臟機能衰退,引起心肌萎縮、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研究表明,坐著工作的腦力勞動者,冠心病發病率為12%,而體力勞動者僅為3%。

沒事兒還是動一動吧,愛坐著的人們,不要讓慢性自殺找上門。

6

兇手六:放任體重變肥胖

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刊登的一份報告指出,超重人群易患13種癌症,包括胃癌、肝癌、膽囊癌、胰腺癌、卵巢癌、甲狀腺癌、腦(脊)膜瘤和多發性骨髓瘤等。

任由自己體重超標N多,卻從來不加以控制,於健康無益,於壽命增長無益。

7

兇手七:亂吃無禁忌

患癌去世的復旦女博士于娟有更切身的體會,因為父親是廚師,她也幾乎吃遍了天下。但後來她醒悟,「我們要相信我們聰明的祖先,幾千年的智慧沉澱,他們篩選了悠長悠長的時間,遠遠長過我們壽命時間的無數倍,才最終鎖定了我們現在的食材,並由此豢養。」所以那些亂七八糟的珍稀動物,還是不要吃了。

8

兇手八:心情總抑鬱

美國楊百翰大學心理學教授霍爾特•倫斯塔德的研究表明,孤獨導致的死亡率,比肥胖症的危害有過之而無不及。在孤獨和憂鬱的陰影包圍下,很容易「老得快」。總是孤獨、抑鬱、不愛與人交流,帶走的不止是你的快樂,還有你的壽命!

9

兇手九:不定期檢查身體

定期進行身體檢查是預防疾病最好,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所謂「治未病」,就是需要時刻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

除了常規的每年一次或半年一次的體檢外,一些特殊疾病的高危人群還需要進行定向、定期的檢查,如胃癌高危人群需做胃鏡檢查,腸癌高位人群做腸鏡檢查等。

10

兇手十:亂吃藥

很多人遇到一些自認為比較常見的疾病就會根據自己以往的經驗進行服藥,最常見的就是胃藥、感冒藥等。但其實大多數藥物並不建議自行服用,因為藥物服用不當,很可能不僅治不了病,還會對身體產生不必要的傷害,所以,如需用藥,建議到正規醫院就醫,根據醫生的指示,對症用藥。

免責聲明:版權屬於原作者,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後台留言聯繫小編。

精彩推薦

它是「天下第一果」,生吃降壓防癌,熟吃對便秘盜汗有效,但這類人不宜多吃

一味萬能「補藥」,不花一分錢解決任何慢性病......夏天最好用

最新發布:他是中國人的頭號死因,比癌症還可怕!一個雞蛋就能防

為什麼全球一半新增肝癌都在中國?專家最新解密令人震驚

常吃土豆的注意了!幾十年來都吃錯了,這樣吃才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