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真的要挑「母」的吃?公梨子,公桔子,公橙子,公西瓜表示……

2019-10-25     科普蘇州

講真,小科君也忘記了從啥時候開始被灌輸了這條生活經驗的——水果要挑「母」的吃!

什麼是「母」水果呢?嗯…就是看「肚臍」呀!比如西瓜、橙子、梨子,那種肚臍又大又深又圓的,就是「母」的唄,反之就是不好吃的「公」的唄……

嗯~人有時候總是會輕易相信道聽途說的「經驗之談」的……那麼,從「肚臍」真的能看出水果的「公母」嗎,「母」水果更好吃嗎?

001.

公母 VS 肚臍

第一個真相是,在生物學界,水果根本不存在「公母」之說!

產生果實和種子的,只能是雌性功能,所以果肉的性別要麼是「母」,要麼是「公母」雙性,「公水果」是不存在噠!

那麼,水果的「肚臍」又是啥東東呢?

其實,它就是花朵脫落的過程中,在果實上留下的一個永久性疤痕。比如,桔子的「肚臍」大多是點狀的,西瓜的肚臍有時還多了一個環。

這些疤痕主要是水果運輸水分和養料的組織留下的殘跡,同時,因為下方的果皮組織發育速度通常比其他部分慢,所以形成一個略微凹陷的外形

綜上所述,水果的「肚臍」,既不能暗示水果的性別,也不能說明長這種疤痕形狀的,就比那種疤痕形狀的更好吃哈。

002.

看「肚臍」的經驗

首先容易想到的是臍橙

臍橙的「肚臍」結構比較複雜。有過徒手剝橙子經驗的人大多留心過,在臍橙的「肚臍」後面還有一個「小橙子」。嗯~那個是果皮發育異常形成的副果

正是這個副果的膨大,撐裂了臍橙臍部的果皮,形成了「肚臍」疤痕。

但是,並沒有證據表明,肚臍越大越深的臍橙比其他的更好吃!

不過,就單獨一個橙子而言,你手剝時常常摳掉的副果,倒可能是這隻橙子裡最甜的部分——因為長在枝頭的水果,糖分是向下運動的,臍部位置在下方,往往正是糖分濃度最高的部位。

003.

「肚臍公母論」只對它管用

唯一適用「肚臍公母」論的,是庫爾勒香梨。

在梨的果實發育過程中,萼片(花的最外一環,能保護花蕾)很早脫落,成熟果實形成圓而凹入的臍部,稱為「脫萼果」,這類梨細胞壁薄,內含大量的水和糖分。

反之,部分萼片不僅不脫落,還長得更肥更厚,導致成熟的果實有凸出的「臍部」,那就「宿萼果」,這類梨往往皮厚肉糙(細胞壁增厚,「石細胞」變多)。

簡言之,對於庫爾勒香梨來說,「公梨」和「母梨」的區別,其實就是「宿萼果」和「脫萼果」的區別啦。更直接的圖,來比較一下:

肚臍「凹下去」的「母梨」更好吃,這大概就是「水果要挑母的吃」的說法的起源啦。

不過,這個只限於庫爾勒香梨,對其他梨不適用,更不適用其他水果哦。

最後,你要問了,說這麼多,我怎麼挑水果呢?嗯嗯方法很多,給你最原始的兩條:

挑水果小竅門

方法一:挑新鮮噠

水果的新鮮度可以從水分含量來判斷,新鮮的水果飽滿堅挺有彈性,果柄不會幹枯脫落。

方法二:挑熟噠

很多時候,水果寡淡無味的重要原因就是——不夠熟。怎麼挑熟的呢?用聞的!一般成熟度高的水果,都有讓人愉悅地甜蜜的果香!

天乾物燥,周末多吃點水果哦

編輯:金子

圖片:來自網絡

本文編輯自:丁香醫生、植物網

科普蘇州

ID: kepusuzhou

蘇式生活,因科學更品質

生活中任何疑惑的,需要科學解答的問題

動動手,加我們!

科普蘇州QQ群2:700538949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ArQD24BMH2_cNUg1HW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