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在調研,就是在去調研的路上」,用這句話來概括住滇全國政協委員黃麗雲的履職之路,十分貼切。作為一名政協委員,同時也是一方政協組織的「班長」,黃麗雲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有多大、有多重。
「全國兩會」召開前夕,黃麗雲一直在忙著修改完善準備提交的提案。這些「委員作業」都是自己到基層 「跑」出來的。
在黃麗雲看來,委員要寫出好的提案、提出好的建議,最基本的前提就是要能提出真問題,不是人云亦云地附和別人的觀點。怎麼才能發現真問題?黃麗雲給出的答案是,多與群眾接觸,多下基層調研。
「政協委員能不能履職還是看自己的一個態度,有沒有這種責任感……」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這一年,黃麗雲感受到工作變忙了、節奏變快了,但是獲得感也更多了。
「以往說的委員都是年委員,好像全會開會的時候來發表一下意見建議,平時都沒有太多的機會。但是現在推進信息化的建設,隨時隨地每一分鐘都可以上線發表意見建議,覺得真的是自己履職,可以為民生、為經濟社會發展做一些推動……」
從「年委員、季常委」向時時在線、隨時履職轉變,從「做了多少」「做了什麼」到「做出了什麼效果」的轉變,黃麗雲覺得自己真正成為了政協工作中的「主角」。
「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把雲南建設成為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新的定位,5年來我們做了很多。」
今年黃麗雲關注的問題與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不謀而合。
「緊盯習近平總書記訪緬成果的轉化,推進與周邊特別是與緬甸的互聯互通,早日把很多大的動脈都給它打通……」
黃麗雲說, 這就是作為一名政協委員擔負的使命、成就的榮光。
「委員提出的意見建議,引起高度重視,給你採納,對經濟社會發展出了一份力,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這種情懷也隨之會增強,很有成就感。」
來源:雲廣記者 張艷梅
編輯:李青芸 鄭惠
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3CUnIBnkjnB-0zOHj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