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怎麼分?食品包裝算哪一類垃圾?垃圾分類有什么小竅門?順義區勝利街道建北三、建南二兩個社區組織居民們,昨天上了一堂生動的「垃圾分類」課。勝利街道城管執法隊和十餘名垃圾分類指導員走到居民身邊,用小遊戲的形式教會居民垃圾分類的方法。
「可回收物嚴格來說不是垃圾,它是放錯了地方的寶貝;鋰電池、溫度計是有害垃圾;肉骨頭可不是廚餘垃圾,這一點大家要牢記!」活動現場,垃圾分類指導員指著4個不同顏色的垃圾桶,向居民們詳細講解如何進行垃圾分類。
講解結束後,垃圾分類指導員拿出一個名為「垃圾分揀站」的小盒,裡面是一張張標有不同種類垃圾的小卡片,邀請現場居民辨別垃圾的種類並投放其對應的垃圾桶內。4名志願者身上分別貼著「廚餘垃圾桶」「有害垃圾桶」「其他垃圾桶」「可回收垃圾桶」的標籤。居民老吳拿著一張寫有「榴槤殼」的卡片,在「廚餘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前猶豫不決,最終將卡片投進了「其他垃圾桶」。「恭喜您答對了!榴槤殼比較堅硬,不容易粉碎,也不容易腐爛,像大骨頭、硬貝殼、椰子殼、甘蔗皮都屬於其他垃圾。」志願者將一盆多肉植物作為獎品送給老吳。
「現在垃圾分類的宣傳力度挺大的,各地區也都在實行。咱們街道和社區組織這樣的活動,讓我們老百姓可以學會垃圾分類,注意這些日常生活中不在意的細節,我覺得挺好。垃圾分類做好了,對於大伙兒是一件大好事。」居民李大媽說。
除了組織居民通過小遊戲學習垃圾分類知識,建北三社區還利用紅色廣播站,開設了「實行垃圾分類創建美好生活」主題欄目,邀請街道城管執法隊隊員每天來到廣播站,每天10分鐘,為居民普及垃圾分類小知識,將宣講活動形成常態化。此外,社區還發動快遞小哥成為垃圾分類宣傳員,在日常工作中做好垃圾分類,也為居民普及垃圾分類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