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加拿大華人超市比西人超市漲價更多

2020-07-24   北美楓哥

原標題:為何加拿大華人超市比西人超市漲價更多

疫情發生以來,很多人足不出戶,社交活動下降為零,下館子更是成為遙遠的回憶。按說這樣的「佛系」生活狀態下,日常開銷應該會減少許多吧。然而不少網友月底一結帳卻發現,並沒有省下來多少錢。最後發現罪魁禍首就是食品和生活必需品的價格飛漲,特別是華人超市感覺漲價比西人超市更猛。

多倫多一家華人超市老闆說,漲價是不爭的事實,但是網友反映的華人超市比西人超市漲價更多有些片面,如果你仔細比較,二者沒有大的差異。這位華人老闆說,導致超市漲價的最直接原因是進貨漲價,特別是華人比較鍾愛的唐人蔬菜,今年進貨價格讓華人超市都感到震驚,但是漲價也得進貨,否則超市就沒得賣。以前那麼多農場供貨,超市進貨可以挑挑揀揀,比較價格,而今年的實際情況是別說比價,有限的那麼一點貨源,根本就沒有猶豫的餘地。

這位華人老闆說,他認識的農場主也在抱怨,價格漲了,但農場並沒有賺到錢,為什麼?最關鍵的是人手短缺,現在聯邦政府大手筆每個月給2000元,躺家裡喝茶就能賺到錢,誰還願意辛辛苦苦來農場幹活呢?沒辦法,農場只能加工資請人,即便加了工資,也還是有人不願冒風險上班,農場產量大幅下降,成本急劇上升,不加價還有什麼其他辦法嗎?

這位華人老闆說,除了本地產蔬菜水果等漲價外,來自中國和其他國家的進口雜貨也漲價很多。進口商同樣面臨貨櫃減少、手續繁雜、人工成本增加等綜合因素,所以進口雜貨加價也是必然趨勢。

同樣,超市也存在和農場一樣的請人難問題。因為上班的人少,超市的銷售量也大幅下滑,運營成本上升。儘管超市也在想辦法降低成本,但想要價格恢復到去年幾乎不可能了,只能寄希望於疫情控制得好,生產逐步恢復,進貨成本慢慢降低,超市零售價格自然會下滑。

這位華人老闆說,你看看現在的機票價格和去年同期比較一下就什麼都明白了,就算是天價還一票難求,這不也都是疫情鬧得嗎?

(以上信息與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