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共有四個故宮,建於四個不同世紀,除了北京,你還知道哪些?

2020-04-20     跟著心靈去度假

跟著心靈去度假,歡迎收看新一期的內容。故宮是我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要說故宮在哪裡,相信很多人都會說就在北京,的確,北京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和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築之一,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有七十多座宮殿,房間近萬間,氣勢十分宏大。不過,除了北京故宮,我國還有三個故宮,分別在哪呢?


首先不得不提到南京故宮。它比北京故宮建造的時候還要早,而且是北京故宮的藍本,北京故宮都是仿造它建的。南京故宮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建的,最早建於元朝的正二十六年,也就是1366年,歷經26年的時間最後在1392年完工。它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建築,當時叫做紫禁城,明朝一共有三位皇帝在這裡住。


1406年開始在北京以南京故宮為藍本建造北京故宮,1420年建成,都城也從南京遷往了北京。而且明清時期的很多官式建築也都是以南京故宮為母本建造的,並且還影響了明代的王府以及韓國的景福宮以及越南的順化紫禁城、琉球王國的首里城這些宮殿的建築布局。所以大家在去到這些國家遊玩的時候,就會發現它們的很多古宮殿建築都跟中國的很像,其實都是仿自南京故宮。


不過可惜的是,隨著明朝的國都遷往北京,南京故宮也開始逐漸衰敗了,再加上後來的動盪,南京故宮的地上建築受損嚴重,已經不復存在了。現在的南京故宮是根據原來的地下根基結構,在遺址上重新建起的。


第二個是瀋陽故宮。是清朝初期的皇宮,建於1625年,前後共經歷努爾哈赤、皇太極和乾隆三個時期建造,歷時158年才完整建成,又被稱為盛京皇宮。它的建築風格既繼承了中國古代的建築傳統,還融合了漢、滿、蒙等民族的建築藝術。後來清朝遷都北京後,瀋陽故宮就成了「陪都宮殿」,是清皇帝東巡的時候的居住地。


瀋陽故宮雖然沒有北京故宮那麼大,但卻保存得很好,有獨立宮殿100多座,房間500多個,存有很多古代藝術品。如今成為了世界文化遺產,瀋陽故宮和北京故宮都是中國僅存的兩大皇家宮殿建築群之一,但是在名氣上要遜於北京故宮。


最後一個是台北故宮。建於1962年,在1965年的時候建成,建築風格仿造中國傳統宮殿式建築,主體建築總共有4層,占地面積16公頃。台北故宮是台灣規模最大的博物館,裡面收藏有上面幾個故宮以及承德避暑山莊、頤和園等地方的皇家舊藏,保留了70萬件珍貴的文物,比如歷代的玉器、陶瓷、古典文獻以及名畫等等,都是稀世珍寶。


現在你知道除了北京故宮,我國還有南京故宮、瀋陽故宮和台北故宮,其它三個故宮你們都去過嗎?有什麼感受呢?歡迎留言評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Rr5omnEBrZ4kL1ViYVZ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