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西遇見高黎貢 看江山如畫層林盡染

2020-04-09     微動雲南

一路向西,就會與巍巍高黎貢山欣然相遇,其巍峨、蒼勁、連綿起伏的山脈,讓人不由得肅然起敬。這裡天空碧藍,白雲縹緲,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綠水和山川、古鎮和梯田,描畫得滋潤而生機勃勃,草木欣欣。四季與晨暮,在這裡揮發得淋漓盡致,靜美得神清韻麗。可以眺望天際,遠方的暇想引誘著你,如此的盤旋與流動著,對明天,對將來,對以後,都充滿著幸福的憧憬,這是身邊的生活所不能給予的安慰,這是眼前的人生所不能展示的溫柔。

亘古以來,高黎貢山橫跨滇西,地處怒江大峽谷西岸,總面積12萬公頃,是南北相通的天然屏障。高黎貢群山連天,萬道溝壑架起雄渾起伏的峰巒,湍急濤聲巨響在深幽峽谷溪澗。高山密林,枝繁葉茂、藤木盤桓,霧氣繚繞地與自然完美融合在一起,伸手即是參天的大樹,往前看是開闊的天空和山野,盛開的大樹杜鵑花、野山茶掩映其間,徜徉在綠的海洋,看草換容顏,聽花開簌簌聲,鳥鳴輕啼著自然的迴音。浮雲在群山周圍繚繞,山在銜著雲、雲在撫著山,莊重肅穆、憑空在天地間撐出一股陽剛之氣。此刻,山體的高峻明朗釋放著靜默的深沉,成熟的金黃、雪白、大紅、淡綠的繽紛相映成趣, 凝聚著激情,升騰著自信。

沿著高黎貢山山脊線,你將感受最高深莫測的高黎貢山景物,或明暗、或紅綠,燦爛明媚著交織成了五彩的畫板,高山植被,廣袤碧野,才得以江山如畫、層林盡染。行走其間,古木參天,石頭鋪就的道路滿是苔蘚,傳遞著時光的痕跡,仿佛還能聽到馬幫走過的聲音。

明朝崇禎十二年(公元1639年)農曆四月十二,距今三百七十五年前,徐霞客(徐宏祖)年屆五十四歲,從保山城逐日東來,渡過怒江到達西岸,在旅途中留下《徐霞客遊記》之《滇游日記九》,其中《越高黎貢山日記》,記載詳實,伏案可考。徐霞客這位偉大的行者,曾兩次往返翻越高黎貢山被後人敬仰奉為傳奇。多少年來,這條古老而又充滿神奇的道路,在艱辛的旅程中攀爬的人們,懷著對大山的敬畏之心,對古道圖騰崇拜的敬仰之情,讓這裡成了南方絲綢古道的自然探索秘境之地。

雄奇險峻的高黎貢山以其獨特的地理地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而著稱於世,在漫長的生物演化過程中成為南北生物遷移過渡的生物走廊。這裡的小山村百花嶺海拔1000多米,因其特殊的地緣優勢儼然成為觀鳥的天堂。眾多愛鳥、賞鳥、拍鳥人趨之若鶩,人們追尋著詩情畫意,尋覓著期待和驚喜而來,賞花、寫生、拍鳥的人們隨處可見。畫家們佇立凝望,把無限的深情凝固、定格在畫紙上,他們調朱弄粉、隨心所欲地塗抹渲染,朦朧的、抽象的、寫實的,畫作風格迥異,各具特色。攝影家們不遠千里攜長槍大炮,千變萬化著角度攝出或幽靜、或奔放、或大氣的傑作。

當清晨的第一縷曙光和黃昏的落霞輝映在這裡,那些碎光瞬時沒入黛青的光影里。極目彼岸,巨大的山體穿透層層墨綠在陽光下呈現清寂而蓬勃的影子,絢麗成巨大的誘惑,讓所有來者驚懼!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蔭,郭其厚而未盡,質其撲而延綿,似世外桃源,恰人間天堂。「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用這首詩來形容正好恰如其分吧!高黎貢山幽深奇妙的人文歷史才能夠涵容所有的客思愁旅抑或閒情逸志、沉浮榮辱抑或進退悲歡。

記錄生活

游雲流走,無論世事怎樣變遷,離不開的終究是這片故土,高黎貢山窈窕又梟雄,喧鬧又寧靜地感知著天地,也感知著來去的從容,年華如水逝,萬千妖嬈,愛你那不被世俗鐫刻的容貌,一遍遍反覆磨礪,安靜如怒江邊的木棉,忍受春天漫長的乾旱,夏天驕陽的炙烤,接受秋霜的擊打,始終堅守腳下的這片土地,把根扎的更深、更遠。

文圖:劉文雯 方立興

來源:保山文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Rn3HY3EBnkjnB-0zVbw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