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月內的寶寶需不需要喝水?什麼情況必須要喝水?

2019-11-27     馨媽輔食記

水是生命之源,馨媽也經常跟寶媽們強調,要多給寶寶喝水,除了解渴,既能幫助寶寶清潔口腔,又能滋潤腸道、潤肺。平時要喝水,天氣乾燥要喝水,感冒發燒要喝水……感覺馨媽都要給水代言了!

前兩天有個新手媽媽就提出疑問了:「生完寶寶後,醫生特意交代了,六個月內,不需要給寶寶喝水,可每次都看見寶媽們要寶寶多喝水,這喝水難道也有什麼講究嗎?」

「小寶寶喝太多水,可能會中毒的哦」

這位寶媽的話,可把一些新手媽媽嚇壞了!雖然聽著有些恐怖,但別說,對於寶寶,喝水還真是有講究的,我們都知道寶寶的體溫本來就較成人的稍高一些,加上哭鬧和玩耍都很容易出汗,那是不是應該給寶寶多喝水呢?寶寶到底要喝多少水才夠呢?喝太多會不會水中毒呢?今天,馨媽就和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喝水的那些小知識。

寶寶應該喝多少水?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中,給出了0-6歲嬰幼兒總水攝入量參考建議:

1、6個月以內沒必要喝水

0-6個月的寶寶,其實不需要額外補充水分,主要是以母乳或配方奶為水分來源。母乳里水分的比例高達90-95%,配方奶的水分約86%,這些都可以給寶寶提供足夠的水分來源(喝完奶給寶寶喝一小口水漱漱口,還是可以的)。寶寶的胃容量非常小,被水占了肚子,真正有營養的奶就喝不了多少啦。

PS:千萬不要為了讓寶寶多喝水,而故意把配方奶奶粉沖泡的太稀,這樣非常容易造成寶寶便秘,甚至水中毒,一定要依照指示來沖泡奶粉。

由於新生兒和嬰兒的腸胃道比成人的短,而腎臟在早期還未發育成熟,要到寶寶一歲時才會趨於正常。一旦喝太多水,很容易讓水分在身體累積到危險的程度,造成電解質失調,納離子的濃度過低,從而影響到腦部細胞,嚴重的甚至造成腦壓過高,發生嘔吐、昏迷等症狀,也就是我們說的「水中毒」。

敲個小黑板:以下兩種情況,需要額外給寶寶喝水。

​a、寶寶便秘,一般奶粉喂養的寶寶,可能會比較容易便秘,醫生會建議喝一些水潤潤腸道,幫助排便。

b、寶寶腹瀉,腹瀉很可能會導致脫水,當發生腹瀉時,首先要做的就是補充水分,防脫水,嚴重的,還需要口服補充液鹽。

2、7-12個月

這個階段的孩子每天的總水攝入量為900ml左右。其中540ml左右來自母乳或配方粉,剩下的就需要從輔食和飲水中攝取了。

7-12個月的寶寶,可以適度補充水分,不要強迫寶寶喝水,讓要他們練習喝水,慢慢習慣

6個月的寶寶已經可以開始吃輔食了,很容易出現便秘的情況,同時奶量會減少,媽媽們這個時候就可以適度的,給寶寶補充水分了,建議100ml的白開水就足夠了,因為奶水和輔食中也都含有水分。

另外,這個時候可以開始讓寶寶練習使用水杯喝水,比如吸管水杯。媽媽們記住,一定是以練習為主,不要強迫寶寶喝水,以免引起寶寶的逆反心理,而排斥喝水。哪怕每次都只喝1、2口也沒關係,只要讓寶寶伸手就能拿到水杯,次數頻繁一點也是可以的。

3、1歲以後

1-3歲,這個階段的孩子推薦每天要攝入1300ml的水。其中奶量占大概500ml一日三餐占大概500ml。剩下的這300ml就需要喝水來補充

4-6歲,每天總水適宜攝入量約為1600ml,其中包括每天的飲水量800ml,一日三餐或牛奶中攝入的水量約800ml。

寶寶1歲後,活動量會漸漸增大,特別是到了夏天流汗量大,也容易口渴,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們要多提醒寶寶自己喝水,讓寶寶建立喝水的良好習慣,而不是因為寵溺而用味道重的果汁代替

而且這個時期的寶寶,非常喜歡得到讚美和鼓勵。當寶寶主動拿著水杯喝水的時候,爸爸媽媽們一定要多多讚美和鼓勵寶寶,不要強迫或責罵。帶寶寶出門的時候,也要把寶寶喜愛的水壺帶上,適時提醒寶寶主動喝水。

孩子不喝水真的是件令家長煩惱的事情,孩子越不喝大人越擔心,然後會進一步威逼利誘,這樣一直催孩子喝其實並不好,反倒會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更抗拒喝水。

需要提醒家長們的是,這裡的總水攝入量是包含了食物中的水、奶(母乳、配方奶、牛奶等)中的水以及飲水中的水,並不只是孩子每天需要飲水的量,畢竟有些食物的含水量還是很高的。當然,如果天氣炎熱或孩子運動出汗較多時,可以適當增加飲水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Rg9yrm4BMH2_cNUgUtv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