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的北京地方風味小吃

2020-02-21     滿族文化網


集皇宮民間、南方北方、滿、蒙、漢、回四海特色之大成的北京小吃

北京地方風味小吃歷史悠久,品種繁多,用料講究,製作精細,已是有口皆碑。這主要是因為北京曾為金、元、明、清的都城,又是各族人民聚集雜居之處,多方面的有利條件,使它能博採各地小吃的精華,兼收各民族小吃的風味,使得北京地方小吃相當豐富多彩。

北京地方風味小吃是千百年來,我們先人在生活實踐中不斷創造、改進,使之逐漸形成完善起來的。其特點是平民化、大眾化的品種遠遠超過了貴族化的品種,絕大多數的小吃都經濟實惠,符合當時一般群眾的消費水平,因而,它有賴以存在的經濟基礎。北京小吃的另一特點是南方小吃北方化,少數民族小吃滿、漢化,農村小吃城市化,適應京城人們吃喝方面的風俗習慣。所以它能在京城深深紮根,傳承不衰。

清末民初,北京小吃業獲得了一定的發展,20世紀二三十年代是北京小吃的鼎盛時期。市面上出現了不少以賣小吃而出名的店鋪,他們所經營的小吃被人們列入了北京名食譜。例如:月盛齋的醬羊肉,復順齋的醬牛肉,得月齋的腌羊肉,馬甸的蒸羊肉,天福齋的醬肘子,福泰樓的小肚,普雲樓、普香樓的香腸,全家樓的湯爆肚,天盛館的熏魚,義盛齋的罈子肉,蝦來居的兔兒脯,和順白肉館的燒下碎,普雲齋的清醬肉,恩德元的包子,穆柯寨的炒疙瘩,灶溫的爛肉麵,餡餅周的餡餅,天全寨的鍋餅,大亨軒的雞油燒餅,二妙堂的合碗酪,新豐樓的芝麻元宵,都一處的燒賣,一條龍的炸三角,億祿居的大薄脆,致美齋的蘿蔔絲餅、炸春卷、白肉餃,福興居的灌腸,會仙居的炒肝,同福居的鍋貼,致美齋的餛飩等等,不一而足。據不完全統計,當時市面上各類原料和製法的小吃至少有二三百種。如果再加上各類小吃在餡料上的諸多變化,花色品種就將更多。仔細分析起來,大體上可歸納為如下十幾大類:

一、蒸食類:如饅頭、糖三角、澄沙三角、蝴蝶卷子、棗蒸餅、花椒鹽蒸餅等等。

二、餡食類:如燒賣、肉餅、餡餅、門釘餡餅、燙麵餃、餛飩、篜兒炸、鍋貼、包子、水煎包、肉丁饅頭、炸回頭、炸三角等。

三、餅餌類:如芝麻醬燒餅、椒鹽小燒餅、椒鹽馬蹄、水馬蹄、驢蹄、凸蓋燒餅、叉子火燒、面(片)火燒、褡褳火燒、糖火燒、澄沙火燒(蛤蟆吞蜜)、螺螄轉、鍋餅、煎餅、油酥火燒、牛舌頭餅、小米麵貼餅子等等。

四、油餅類:如約斤厚油餅、大油餅、糖餅、薄脆等等。

五、麻花類:脆麻花、咸排叉、白蜜排叉、炸饊子、蜜麻花(糖耳朵)、油炸果、小焦圈、油條等。

六、粥茶類:大麥仁粥、粳米粥、小豆粥、豇豆粥、豌豆粥、荷葉粥、蓮子粥、豆漿、豆汁、茶湯、油茶、藕粉、麵茶、杏仁茶等。

七、黏食類:年糕、炸年糕、豆面糕、黃米麵炸糕、切糕、涼糕、艾窩窩、元宵等。

八、炸食類:燙麵炸糕、奶油炸糕、炸烙渣盒、炸松肉、炸荷包蛋、炸蛋繭等。

九、肉食類:如白煮羊頭、熏魚、豬頭肉、蘇造肉、滷煮小腸、羊霜腸、白湯雜碎、水爆肚、炒肝、灌腸、熬油渣、片稱肉(瞪眼食)、驢肉、羊腱子、醬羊頭、燒羊肉等。

十、帶湯丸子類:如滷煮炸丸子、清湯炸丸子(炸豆腐)等。

十一、冷食類:如扒糕、涼粉、小漏魚兒、合酪等。

十二、豆腐類:如老豆腐、豆腐腦等。

十三、奶品類:如合碗酪、水烏他、酪干、奶烏他、奶油栗子面等。

十四、白薯類:煮白薯、烤白薯、炸白薯片等。

十五、應節類:太陽糕、榆錢糕、玫瑰餅、藤蘿餅、牡丹花餅、小棗粽子、桂花餅等。

十六、宮廷類:如細豌豆黃、小窩頭、芸豆糕(卷)等。

十七、其他類:如江米藕、炒疙瘩、芸豆餅、豌豆糕、糙豌豆黃、甑兒糕、煮老玉米等等。

十八、零食類:如玫瑰棗、果子乾、蜜餞杏干、桃脯、糖葫蘆、五香咸栗子、糖炒栗子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RdbtaHAB3uTiws8KX84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