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攻作戰與總攻作戰,蘇軍騎兵部隊成為戰略進攻主力,看他們歷次戰役表現

2021-03-08     榮華之武器堂

原標題:反攻作戰與總攻作戰,蘇軍騎兵部隊成為戰略進攻主力,看他們歷次戰役表現

建立騎兵軍和騎兵集團軍之後,蘇軍騎兵部隊成為了戰略進攻作戰的絕對主力。在蘇聯國內戰爭的8次戰略進攻作戰中(其中有一次發生在蘇波戰爭中),騎兵部隊基本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讓我們看看他們在一些戰役中的表現

東方面軍反攻1919年4月28日-6月20日,蘇軍投入兵力12.35萬人、火炮450門、機槍2000挺,敵方兵力13.2萬人、火炮320門、機槍1400挺,蘇軍進攻寬度1500千米,進攻縱深350-450千米,作戰持續時間54天。紅軍的南集團軍群(轄第1、4、5集團軍和土耳其斯坦集團軍)連續實施3次進攻戰役(布古魯斯蘭進攻戰役、別列別伊進攻戰役和烏法進攻戰役),北集團軍群(轄第2、3集團軍)實施了1次進攻戰役(伊熱夫斯克和格拉佐夫方向)。結果,對方高爾察克主要集團(漢任的西集團軍)遭到重創,殘部被驅趕到烏拉爾山前丘陵地帶。

烏法戰役1919年5月25日-6月20日,蘇軍突擊群(步兵第24師和步兵第2師第3旅,騎兵第3師)在烏法以南擔任主攻。6月4-8日,突擊群強渡別拉亞河未獲成功,之後步兵第25師在烏法以北渡河成功。6月14日,突擊群也在區艦隊支援下渡河成功對敵集群形成合圍。敵軍不得已在6月19-20日進行退卻。

在反攻之後的阿克糾賓斯克戰役(1919年8月14日-9月14日)中,第1集團軍奧倫堡集群所屬騎兵第3師在9月2日深遠奇襲占領阿爾糾賓斯克,切斷敵方後方,逼迫敵軍南集團軍幾乎全部投降(5.5萬人)。

騎兵第1集團軍機槍馬車在行軍途中

南方面軍反攻1919年10月11日-11月18日,紅軍投入兵力11.55萬人、火炮500門、機槍1950挺,敵方兵力6.95萬人、火炮260門、機槍790挺;紅軍進攻寬度750千米,進攻縱深70-160千米,作戰持續時間39天。作戰是在兩次集團軍群戰役過程中進行的,一次是在方面軍中央地帶的奧廖爾-庫爾斯克戰役(投入第13、14集團軍和1個突擊集群),一次是在方面軍左翼實施的沃羅涅日-卡斯托利亞戰役(投入第13集團軍部分兵力,第8集團軍和1個騎兵軍)。結果使敵方遭到重創,也為轉入總攻創造了條件。這次反攻,紅軍也付出了不少代價,損失4.07萬人。

騎兵第1軍10月19日-10月23日在沃羅涅日與敵激戰,重創對方庫班騎兵第3軍和頓河騎兵第4軍,並在24日協同第8集團軍攻占沃羅涅日。

奧廖爾-克羅梅戰役1919年10月11日-11月18日。為了儘快拿下克羅梅,第14集團軍騎兵第8師在11月3日進入突破口,在4日攻占波內里,爾後又攻占利戈夫。奔襲中,該師殲敵0.22萬餘人(俘虜0.15萬餘人),繳獲裝甲列車5輛、火炮11門、機槍50挺。

沃羅涅日-卡斯托爾諾耶戰役1919年10月12日-11月16日,騎兵第1軍起了主要作用(轄騎兵第4、6師,10月31日增加騎兵第11師;在10月20日該軍有0.92萬人,裝備火炮26門、機槍221挺),在12-19日作戰中與第8、13集團軍一起打退對方頓河騎兵第4軍和庫班騎兵第3軍進攻(共1.15萬人,火炮42門、裝甲列車5輛、機槍235挺),擊潰對方騎兵主力,並在隨後攻占沃羅涅日和卡斯托爾諾耶。在11月15日攻占卡斯托爾諾耶作戰中,騎兵第1軍俘敵3000人,繳獲4列裝甲列車、4輛坦克、22門火炮、100挺機槍、1000匹馬、數萬發炮彈和100萬發子彈。

通過沃羅涅日戰役,布瓊尼形成了自己的戰術風格。他強調騎兵的野外作戰,避免陷入陣地戰或者巷戰,避免直接攻擊敵人正面;強調火力支援,在攻城戰中騎兵需要得到步兵的支援;面對敵人的防線,騎兵部隊應該不斷試探敵人防禦的弱點;在形成突破口之後,應該立刻把預備隊投入突破口,從敵人側翼或者後方發動進攻,分割和包圍敵軍。

1919年10月11日-11月18日南方面軍反攻

南方面軍和東南方面軍總攻1919年11月19日-1920年1月10日,紅軍投入兵力14.4萬人、火炮890門、機槍3800挺,敵方兵力16.55萬人、火炮800門、機槍3300挺,紅軍進攻寬度1500千米,進攻縱深350-550千米,作戰持續時間53天。紅軍連續實施了一系列不同規模的戰役:1次方面軍戰役(哈爾科夫戰役)、2次集團軍群戰役(頓巴斯戰役和羅斯托夫-新切爾卡斯克戰役)以及一些集團軍戰役,鄧尼金主要集團被擊潰,殘部撤退到北高加索。

哈爾科夫進攻戰役1919年11月19日-12月17日,其中在12月3-7日騎兵第1集團軍與第8、13集團軍協同擊退敵軍騎兵集群(騎兵0.7萬人,步兵0.3萬人,火炮58門)反突擊,繳獲火炮17門、機槍80挺、馬匹1000匹等。 此後,集團軍再轉向斯瓦托伊並在12月17日攻占該地切斷了敵軍的東退之路。

頓巴斯進攻戰役1919年12月25日-12月31日,騎兵第1集團軍(轄騎兵第4、6、11師)側翼突擊,在激烈遭遇戰中粉碎敵軍烏拉蓋集群(3個騎兵軍和2個步兵師),之後在1920年1月1日解放頓巴斯。

羅斯托夫-新切爾卡斯克戰役1920年1月3日-1月10日,騎兵第1集團軍重創敵混成騎兵軍,1月10日所部騎兵第6師和第8集團軍步兵第33師共同肅清羅斯托夫之敵,連克塔甘羅格(1月6日)和羅斯托夫(1月10日),將鄧尼金部隊戰線分割為兩部分。戰役中,集團軍俘敵1萬人,繳獲坦克9輛、火炮32門和機槍200挺。

1919年10月騎兵第1軍參謀長博格列波夫、後勤部長夏堅科和軍長布瓊尼

在這次總攻作戰的同時,紅軍騎兵部隊在其他戰場上也積極發揮著重要作用。

烏拉爾斯克-古里耶夫戰役1919年11月2日-1920年1月10日。土耳其斯坦方面軍司令員伏龍芝充分利用手中的騎兵部隊,將第4集團軍所有騎兵合編為1個騎兵群。作戰中,騎兵群前出到敵軍後方,與其他突擊部隊共同殲滅了對方烏拉爾斯克集團軍。此戰使得伏龍芝獲得紅旗勳章。

敖德薩戰役1920年1月11日-2月8日,科托夫斯基指揮的獨立騎兵旅協同步兵第41師在2月6日攻占敖德薩,而第12集團軍主力與騎兵第15師負責掩護基輔地域,防止彼得留拉與波蘭軍隊的進攻。

巴庫戰役1920年4-5月,參戰的騎兵第2軍在第11集團軍指揮下,從西面保障了戰役的實施,使得蘇軍幾乎解放了整個亞塞拜然。

1920年蘇軍進入敖德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ROstFHgB9wjdwRpvLn7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