鋒利的到底是人,還是政治?
本文轉自:知乎日報
ID:zhihuribao
題圖:《凡爾賽玫瑰》
最近網上流行起了一種新的「文學」 —— 「凡爾賽文學」。
該詞出自漫畫《凡爾賽玫瑰》,內容主要是法蘭西王國國王路易十六的妻子的上流貴族生活。
但是如果你以為這是什麼復古貴族風,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根據網友總結,當代「凡爾賽文學」有三大要素:
1、先抑後揚,明貶暗褒
2、自問自答
3、靈活運用第三人稱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體會「凡爾賽文學」,小編舉幾個例子:
明貶暗褒典範
自問自答典範
還有最經典的例子:
老公給我買了一輛蘭博基尼。
——可是顏色好醜哦,直男真的土。
誰看了不想拍手叫絕?
在知乎
「凡爾賽」是什麼梗?
答主 @腳輕頭重表示, 「凡爾賽」如果玩的適度,其實會給人一種特立獨行、自在瀟洒的感覺。
比如王菲那句著名的歌詞:
一切都好,只缺煩惱。
為什麼大家不反感這句歌詞?因為王菲的演繹帶給了大家一種與常人不同的人物形象,大家對她的這種「凡爾賽」就會比較信服。
(小編不禁想起了那個經典的採訪)
我也想有這種煩惱
說直白一點,就是 「有多大腳,穿多大鞋」,有那個資本,偶爾曬一曬也不是不可以。
真正讓人反感的「凡爾賽」,其實是一種偽裝出來的矯情。
很可能炫富的人內心滿意的不得了,卻非要無病呻吟一番;嘴上喊著「老公給我買的包顏色好土」,其實是希望大家回復「這個包好貴的,你老公真寵你」。
(當然理論上也可能是「老婆給我買的皮鞋款式好醜」,這裡 不應該把「凡爾賽」默認為只有女同胞才會做的事。)
大家看穿了這種心理活動之後,自然就會覺得反感了。這種叫什麼?應該叫作:
得了便宜還賣乖。
真正的凡爾賽宮居民、最有資格說「凡爾賽文學」的應該就是法國皇后瑪麗·安托瓦內特。
就是電影《絕代艷后》里的那個:
《絕代艷后》劇照
這位路易十六的王后最為人所知的有兩件事,都和腦袋有關。
一個是極度奢靡,打扮華麗,特別是喜歡在頭上做文章。
另一個廣為人知的故事,也是她最終死在了斷頭台上。
現在讓我們來想一想,如果你是這位瑪麗王后,你會怎麼進行凡爾賽花式炫富?
大概是這樣吧:
您看我這個頭部造型漂亮吧?
——有什麼用,遲早要被斷頭台給砍了。
心理學話題的優秀答主 @京師心理大學堂表示,這種行為可以用一個合成詞概括:Humblebrag,它有兩部分:humble(謙虛)和 brag(吹噓)。
「虛偽的謙虛」或者說「假裝謙虛」,這就是「凡爾賽文學」的本質。
人們會在哪些方面「凡爾賽」?
來自北卡羅來納大學的 Sezer 以及哈佛大學的 Gino 和 Norton 研究調查了人們在社交網站上發布的內容,發現大家主要會在以下幾個方面假裝謙虛:
1、財富:好煩啊,我真的無法決定是買法拉利還是蘭博基尼。
2、外貌:我不明白為什麼在我不化妝的時候,還是有那麼多人想我搭訕?
3、能力:好無聊啊,別人要做一天的工作我不到半天就做完了,接下來該做什麼呢。
為什麼要「凡爾賽」?
人們會把謙虛作為一種尋求關注的手段,他們希望炫耀自己,同時又不希望引起別人的反感。假裝謙虛恰恰可以使得他們顯得不那麼有攻擊性,幫助他們贏得鼓勵與讚美而非嫉妒或嘲諷。
「凡爾賽」真的能達到你想要的效果麼?
簡單點說,大家上學的時候一定都遇到過那種明明考的特別好,卻還非要說自己根本沒複習/沒考好的人吧,你當時心裡感覺如何?這大概是我們最早接觸的「凡爾賽」了。
正如《傲慢與偏見》中 Mr. Darcy 說的那句話,「假裝謙虛是再虛偽不過了的,它們往往是信口開河,有時只是拐彎抹角的自誇。」
假裝謙虛實際上是一種低級而又令人厭惡的自我吹捧方式。
畢竟大部分人都不喜歡粉飾過多的事物,不如多一分真誠,少幾分套路。
來源:知乎日報
版權聲明:【除原創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圖片、視頻及音樂屬於原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或會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內容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或作者名稱及原始出處標註錯誤等情況,非惡意侵犯原權利人相關權益,敬請相關權利人諒解並與我們聯繫及時處理,共同維護良好的網絡創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