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紳殷德,意為"福祿興旺" ,生於1775年,卒於1810年,滿洲正紅旗人。鈕祜祿氏,字天爵,號潤圃,清朝人。其父為乾隆寵臣和珅,其妻為乾隆之女十公主,封為固倫和孝公主,最為乾隆帝寵愛。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和珅被賜死之後,豐紳殷德和固倫和孝公主受到波及,但是相對而言很輕。
嘉慶帝(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
嘉慶上諭中說:「豐紳殷德系固倫額駙,且公主平日最為皇考所鍾愛。自應仰體恩慈,曲加體恤。若此時將豐紳殷德職銜斥革,齒於齊民,於體制亦覺未協。和珅公爵系因拏獲王三槐所得,應照議革去,著加恩仍留伊伯爵,即令豐紳殷德承襲,在家閒住,不許出外滋事。」
嘉慶認為,有錯而且已經處死,但他的兒子雖沒大錯,但也應該革爵撤職,當個布衣平民。可是,豐紳殷備卻是固倫和孝公主的丈夫,是一位身份特殊的駙馬爺。讓當今駙馬變成一介平民,「於體制亦覺未協」,所以保持了其伯的世爵,當他閒居在家,也就是不用當差。
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
但大清規定,世爵世職必須要「當差」,不當差就不能能光拿俸祿。結果過了一個月,嘉慶帝於是反過來,爵位革掉,讓他當差,給了他一個散秩大臣。散秩大臣是侍衛體系內的高級職官,是典型的勛舊子弟的職官,也符合豐紳殷德的身份。
過了幾年,豐紳殷德的身份也逐漸升上來了。嘉慶七年,按照嘉慶頒旨:「因念固倫和孝公主,亦應一體錫予恩施」,「伊系固倫和孝公主額駙,著加恩賞給……」。
影視劇中的豐紳殷德
說到底,豐紳殷德在嘉慶朝獲罪之後身份還能逐漸上升,肯定是受到了固倫和孝公主的助力的。而且豐紳殷德為人還算不錯,嘉慶說他,「賞以頭等侍衛,補放副都統,尚能勤慎供職。復賞給伯爵銜,近年來於一切差使,俱能小心無誤。」
要知道,在清代當官,「小心無誤」是相當不容易的,何況豐紳殷德還屬於「眾矢之的」的「牆倒眾人推」。比如說嘉慶八年,公主府的長史狀告豐紳殷德意圖謀反,結果發現是誣告。這種事情可以看見「牆倒眾人推」的一方面,也就是說大家都在盯著他犯錯,瞧他的笑話。
恭王府即原和珅豪宅
和珅死後,王府東半部分為豐紳殷德與孝和公主的居住區
另外,在嘉慶八年誣告案的時候,嘉慶就曾經明確的說出,「朕亦素知額駙與公主和睦。誣妄實屬顯然。」說明豐紳殷德和固倫和孝公主關係好是比較知名的。
嘉慶十一年(1806年)四月,以頭等侍衛為正白旗蒙古副都統。
嘉慶十二年(1807年)正月,調為鑲藍旗滿洲副都統。十二月,賞給伯爵銜,離京赴烏里雅蘇台軍中任職。
王府內景
嘉慶十五年(1810年)二月回京養病。四月,加恩賞給公爵銜。五月十七日卯刻卒,年三十六。"賞銀五千兩治喪。照公爵銜賜恤。"
最終豐紳殷德在嘉慶十五年(1810年)五月十七病故,年三十六。嘉慶帝「賞銀五千治喪。按公爵銜賜恤。」豐紳殷德有一子,但早夭亡,遺二女。
固倫和孝公主在道光三(1823年)年病故,終年4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