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瘙癢抓滿傷痕,以為是皮膚乾燥,查來查去原來是肝病引起黃疸

2019-09-28     胡洋

老張最近一直皮膚瘙癢,拉開衣服,皮膚上滿是抓痕,開始以為是年紀大了皮膚乾燥造成的,結果塗了很多藥膏沒有半點作用,看他皮膚除了抓痕滿布之外,還有點發黃,結果一查,發現是膽紅素升高伴有肝功能異常,老張原來有肝炎,經過保肝降酶退黃治療後好轉,所以肝病是有可能導致皮膚瘙癢的。

我國是肝炎大國,很多人都很關注自己的肝功能,與轉氨酶、白蛋白等一樣,膽紅素也是評估肝臟功能的一個重要指標。

膽紅素,存在於膽汁中,其來源80-85%是由於衰老的紅細胞破壞而來。膽紅素的檢驗項目,包括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及間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由紅細胞衰老後生成,不溶於水,經肝臟攝取入後,在肝內經過一系列反應生成結合膽紅素,隨膽汁排泄入腸,大部分結合膽紅素隨尿、便被排出體外,少部分繼續進入循環。雖然膽紅素理論上有抗氧化、保護血管、心臟的功效,但過多的膽紅素不能正常排泄,蓄積於體內可引起皮膚黃染,鞏膜黃染,皮膚瘙癢等,具有脂溶性的膽紅素還可造成神經毒性。

一般而言,總膽紅素的參考值一般是3.4-17.1umol/L,當其檢驗值處於17.1-34.2umol/L時稱為亞臨床黃疸,可沒有明顯症狀。隨著膽紅素的逐步升高,受檢者可有出現皮膚黃染、瘙癢,依據嚴重程度可分為輕、中、重,總膽紅素參考值可分別為34.2-171umol/L,171-342umol/L及大於342umol/L。

膽紅素在體內經過肝臟的正常代謝,一般在正常值內,如果異常升高可有以下原因:

1. 生理性升高 如果長期飲酒,可造成肝臟負擔增加,出現生理性的增高,此外還有劇烈運動也可造成。對於此種生理性的膽紅素升高,可通過控制飲酒及降低運動量等自行恢復。

2. 溶血性黃疸 以間接膽紅素升高為主,如果間接膽紅素生成增加,即紅細胞的破壞增加,超出肝臟的攝取、轉化的能力,就可出現非結合膽紅素的蓄積。因此造成紅細胞破壞增加的情況,例如輸入血型不合的血,溶血性貧血,脾功能亢進,血腫的吸收等均可造成非結合膽紅素的異常升高,出現溶血性黃疸。此種類型黃疸,一般為輕度黃疸,總膽紅素一般低於85.5ummol/L。

3. 梗阻性黃疸 隨膽汁排泄的膽紅素主要是結合膽紅素,即直接膽紅素,一般黃疸程度可為中、重,可伴有皮膚瘙癢,總膽紅素常大於171ummol/L,可見於膽結石,膽管炎,膽道腫瘤,胰頭癌,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等。此種黃疸,一般尿中膽紅素也可陽性。

4. 肝細胞性的黃疸 肝細胞的損害,導致肝細胞對於膽紅素的攝取,轉化和排泄清除能力下降,造成結合性膽紅素、非結合性膽紅素、總膽紅素都升高。肝細胞性的黃疸一般為輕中度,總膽紅素多處於17.1-171ummol/L。其常見病因可有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

5.體質性黃疸 這是一種遺傳性疾病,發病率低,是肝細胞對膽紅素攝入,結合及排泄障礙所致。常青少年起病,表現為輕微黃疸或無症狀,病情反覆,但隨著年齡增加黃疸減輕,通常不伴有轉氨酶異常,肝臟活檢也無異常,常無需處理,可以自行緩解。

綜上,膽紅素的升高的原因有多種,體檢已發現異常,應立即就診肝膽科,明確病因是什麼,如果生理性的則需控制煙酒、控制油膩食物的攝取,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入,注意勞逸結合,降低誘因的影響等,對後三種病理性的黃疸,則需進一步進行檢查,依據病因進行治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QyQSdm0BJleJMoPM9ht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