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有這樣一支公交車隊,他們深受民眾的喜愛,來看看和你印象中的公交司機一樣嗎?

2019-08-01     條碼新鮮事

城市公交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基本每個人都有過搭乘公交車的經歷 ,

那麼今天我們來講講

昆明公交集團第五公司二十五車隊的故事,

他們就是今天的「雲南好人」。

一年前昆明121路公交車監控系統,曾記錄了這樣一斷話:

「您讓一下,我拉他們一下,遇上了幫一下。後面讓一下,人家娃娃有問題,救娃娃。讓他們上來,跑不動了。要去哪裡,工人醫院嗎?這個站就不停了,這個站要下的我拐過去工人醫院下,先救人,大家理解一點,理解一點。這裡不停了,不好意思了。不要急,馬上就到了,急診大樓在前面。下車的從這裡下,不好意思了。慢慢的,慢慢的。誰遇上都會管的。」


這是昆明公交集團第五公司二十五車隊的駕駛員趙雄偉,在早上9點42到9點45的三分鐘之內,經過兩次非站點停靠以及一次甩站之後,將一個突發疾病的孩子送到了醫院,孩子因此轉危為安。

今年正好是42歲的趙雄偉駕駛公交車的第十個年頭。每個工作日跑滿八趟車,每年在相同的線路上跑兩三千趟,對於趙雄偉這樣的公交車司機來說已經習以為常。


在這種重複而又枯燥的工作當中,趙雄偉和二十五車隊的其他師傅們希望用一些小小的行動,讓自己駕駛的公交車變得更有人情味。


29歲的朱玲梅比趙雄偉晚幾年入行,現在同是二十五車隊121路車的司機。每天在路上行駛的時間接近八個小時,他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可能就是"請拉好扶好"。但就是從這一句簡單的"請拉好扶好"開始,公交駕駛員與乘客的距離在一點點拉近。

請拉好扶好,請不要擁擠,請拉好扶好,請往裡走。」這是每次乘客上車朱玲梅都會說的話。

朱玲梅:「在行車途中領導都說,你伸一隻手能幫的就幫一下,特殊情況特殊處理,所以做來做去就形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吧。能幫到別人我覺得很開心,如果今天有一個乘客需要幫忙,我不伸手,不幫他,我可能心裏面會不舒服,或者過了幾天,都會覺得有點內疚。」

不僅是朱玲梅,車隊其他人也是如此。

趙雄偉:「拉好扶好,慢慢的。你講完這些話,乘客就覺得你好像是在照顧他,你好像是在重視他。你尊重他,他肯定就會尊重你,大家慢慢交流的話關係就融洽了。所以上車來最普通地問你吃飯沒有?那點心意真的很暖。」

他們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趙雄偉駕駛公交車的時候,總能聽到他和乘客聊天:「你最近忙吧?好不容易遇上你。阿姨,楊老師呢?」「他們都是老乘客了,他們兩個人,老頭已經八十歲了。第一次認識她家老兩口是因為有一次他們坐墊忘記在車上,我就幫他找找、送送,大家就認識了。」

一直以來,社會上就存在公交車行駛霸道的看法。為了扭轉這種刻板印象,昆明公交集團各分公司、車隊鼓勵駕駛員從小事做起,主動為市民服務,並且從2015年底開始,為此制定了專門的獎勵機制,設立了專項經費。慢慢地,變化悄然發生。力所能及的為乘客提供服務成為了車隊駕駛員們的一種習慣,而駕駛員也收穫了遠遠超出獎金之外的回報。


朱玲梅:「有些事情我覺得對於我們來說就是伸只手的事情,但是對於別人來說,你伸只手真的是對他很大的幫助。」

趙雄偉:「我們這個車隊現在的風氣確實好,做了(好事)得到表揚,得到認可,大家來學習。對於我們普通員工來說,有人重視,舉手之勞,該做的做,做著做著大家也就成習慣了。」

是不是看到了不一樣的公交師傅,

每次坐車遇到這樣的司機,

心情都會格外好,

他們更像是你遇到的好朋友,

和你打打招呼,

嘮嘮嗑。


記者: 馬垠 楊紀星

編輯:葉銀(實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QwNOWmwBUcHTFCnfK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