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護膚美妝風起,各路明星紛紛下海帶貨,早先還算是個正常的分享。後來大概是為了吸引目光,各位明星的分享是越走越歪,堪稱護膚邪術了。
其中「面膜教」名氣最大,當初范冰冰的1年700多張面膜還仿佛在耳,後來到處都能看到明星們的面膜大法。林允宣稱一天5張。但最讓三爺震驚的,能把這爛臉邪教還講得頭頭是道的,是張天愛。
先在酒店用了一張補水面膜,酒店到拍攝現場的一個小時路程內又連敷了3張面膜,短短1小時敷了4張。而且還很自得的說是用了「修復,保濕,美白,提拉」4種...
堪稱在保濕保濕保濕的面膜邪教里,又開闢出一條「全功能覆蓋」的路子。
哎,這種all in我全都想要的想法,其實我們日常護膚時也經常會遇到,美白抗老褪紅抗敏平滑祛痘去閉口黑頭收毛孔......都想要。
哪有那麼美的事呢,縱使你不差錢,但臉只有一張啊。
所以這麼多的護膚訴求,用啥不用啥,我們到底要怎麼平衡,今天的「入門手冊」第21課,就講講護膚的優先級吧!
▍護膚訴求的優先級
上期新人手冊的最後,三爺就說了,護膚品是有一個堆疊極限的,美白抗老抗氧化抗炎煥膚去角質抗痘...註定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何況這些訴求裡面有些還是相互矛盾的。
比如痘敏肌,祛痘和敏感修護,祛痘的產品多有刺激,敏感肌不耐受正常;而修護產品也多以「脂類」補充屏障,有可能加重痤瘡。再比如防曬和抗痘,防曬對於本身就是痘肌的人來說,確實也有蠻大的幾率會加重痘痘,但不防曬的紫外線影響同樣是誘發加重痤瘡的因素之一。
所以說沒有完美的事,all in啥的只存在於花錢時的美好想像(所謂存了就是練了,買了就是美了)
而頭腦清醒的做法是,我們提煉出1~2個最迫切的訴求,並且短期以內只專注於這1~2個訴求,也就是今天我們要講的重點,給護膚訴求定「優先級」。
護膚這事是個人歸個人的,實際情況千變萬化,但這條準則能幫大噶更好的抓准你的優先級。
病理性問題>敏感>防曬>抗炎>保濕>抗氧化>抗老>美白>抗糖化>控油
嗐 砸了那麼多錢的美白抗老竟然辣麼靠後的?!別急,聽三爺來拆解分析~
第一梯隊
【病理性問題>敏感】>防曬>抗炎>保濕>抗氧化>抗老>美白>抗糖化>控油
病理性問題,包括但不限於玫瑰痤瘡、脂溢性皮炎、特應性皮炎等,還有大面積嚴重的痤瘡。
這類問題直接說吧,就不應該是奢望於護膚能解決的問題,該就診就診,該開藥開藥,自己在家折騰大機率是越來越嚴重。
比病理性問題往後稍一些的是敏感問題。敏感在急性發作期最好是靠藥物,但對於日常的修護強健,卻是護膚品可以改善的,也只能是靠日常護理改善,這是一個細水長流的過程。
但是這裡要注意特例,如果嚴重到用絕大多數護膚品都敏感的程度,請自行劃分到病理層面。
這時候你可能會出現有很多藥物都沒法順利使用的問題,請遵醫囑用藥,可能會要求你先修復嚴重敏感(比如和痤瘡撞一起時候),也可能會要你扛過去不良反應。 病理性問題和敏感放第一梯隊不需多解釋,一句話,這兩個都沒解決,談其他的都是白搭。
第二梯隊
病理性問題>敏感>【防曬>抗炎>保濕>抗氧化>抗老】>美白>抗糖化>控油
大噶看出來了沒,第一梯隊是以解決問題為優先,是以健康為前提的;而第二梯隊則是以防禦為主,以拉長現時的美好為目標。
第二梯隊才是我們絕大多數人關注、砸錢的重點。
防曬,紫外線傷害對於皮膚的損傷三爺也不用多廢話了,既是老化也是變黑長斑的最大元兇,暴曬還會激發炎症、自由基泛濫,導致乾燥。
無論你訴求是啥,防曬這步都別想繞過去,不喜歡防曬霜就用硬防曬。三爺刻薄一點的說,防曬都不願意花時間去摸索適合的方式、產品,那不如省點錢早睡吃好,別再護膚上砸錢了。
抗炎,很多人可能沒想到優先級這麼高是吧,要分情況看,抗炎對你而言是不是剛需。不是剛需的,一定程度上可以忽略抗炎。
對於易泛紅、有紅色痤瘡、經常被刺激導致紅腫熱痛的、經常莫名發癢長「蚊子包」小疹子的寶寶,抗炎是剛需,優先級很高。
這是因為炎症也屬於「治理不好,後患無窮」的那種,影響面不單一,激惹黑色素會導致色沉,損耗膠原蛋白加速綜合衰老,加重痤瘡、敏感。
保濕,原理機制也實在不想多說什麼了,對皮膚的優先度高但卻容易達成,所以不用太費心思倒是。
現在基本上是個護膚品都帶著保濕功效,可以先緊著其他訴求來,搞完發現保濕不夠再疊一下就差不多了(夠了也沒必要非再湊個乳霜了)。
抗氧化和抗老屬於高階防禦,但也是「減少傷害」的路子,抗氧化高於抗老主要是因為好的抗氧化本身就對抗老大有幫助了。
但是抗老又有抗氧化覆蓋不到的地方,比如刺激膠原蛋白生成等,所以先做好抗氧化為抗老拿到一個基礎分,再用高濃度VC、VA、胜肽等成分去拔高。
第三梯隊
病理性問題>敏感>防曬>抗炎>保濕>抗氧化>抗老>【美白>抗糖化>控油】
第三梯隊的各種就是純粹的高追求了,美白無關乎健康,只影響美感,而且如果你能時時把前面那幾步做好,生活習慣不太差,就能維持的不錯。
抗糖化、控油則屬於用護膚品其實你干涉不了太多的。糖化主要在內不在外,吃糖肆無忌憚,靠保健品和護膚都救不了。
控油在護膚品也基本就是吸油即時效果,要想真減少出油,要麼飲食中減少不必要油脂攝入,要麼吃藥(不是推薦的意思)。
所以這三放到第三梯隊,優先級低,是可以「省錢」的地方。
▍護膚成分的優先級
除了上面層層分明的優先級外,還有一類寶寶是「我皮膚沒有很油也不幹燥,不敏感泛紅也不常爆痘,不想思考那麼多,我就想讓臉好看點怎麼搞」?
那三爺的傻瓜式建議是,瞄準那些經典的「多面手」成分,基本上湊一湊都能把大眾的護膚訴求覆蓋的差不多。
VC
VC和衍生物能兼顧抗氧化和美白,如果不敏感可以接受高濃度的精純VC,大概在10%~20%,還能附加上抗老功效。
VA
VA家族也是個典型的多面手,除了最被人所知的抗老外,VA也是祛痘的好手,同時還能有促增殖分化剝脫進而改善皮膚粗糙、暗沉、閉口毛孔等作用,對於改善日間造成的光損傷也有效果。
果酸、水楊酸
酸類所具有的促剝脫作用,能代謝掉黑色素、廢舊角質細胞等,使得膚質更為光滑,膚色提亮,淡化紋路。
水楊酸有的溶解脂類和抗炎作用,對於祛痘褪紅、改善黑頭閉口也有效用。
果酸作為小分子酸類,能夠深入真皮層,促進膠原蛋白的增殖,還能起到抗老作用。
煙醯胺
煙醯胺拋開美白身份,既能保濕又能控油,對於不那麼健康的皮膚(輕度的痘痘、敏感肌)還有改善屏障功能,抗炎退紅的作用,也具有低程度的抗衰抗糖化作用。
這麼說吧,如果你皮膚沒啥限制,拿不定主意用啥的時候,沒那麼多預算摸著各種新型成分來回試的時候,那圍著這四類成分打轉就完全可以。
他們就是考試前老師反覆強調的基礎題,只要夠熟練,拿個80分絕對不成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QvVPInEBfwtFQPkdZzQ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