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敢講敢拍的韓劇,近期又推出了一部政治職場劇。
號稱是韓版「紙牌屋」,官場鬥爭的陰暗面比起木下總統只多不少。
《輔佐官:改變世界的人們》
劇集開播之後,直接創下韓國JTBC電視台的收視率最高紀錄,獲得了大量好評。
國內觀眾同樣給出了高評價,豆瓣9.0的驚人評分。
除了把枯燥的政治劇拍的跌宕起伏,還有其中關於各類現實問題的展現。
椒叔在看完兩集之後就已經沉浸其中,不得不感嘆到韓國人是真敢拍。
官員、財閥等大人物通通黑了一遍。
故事視角也並沒有從那些議員出發,而是聚焦了他們背後的輔佐官。
一個議員從上任到競選,大小事務都有這些輔佐官參與的影子。
他們需要給自己的議員塑造最光明的形象。
爛攤子、擦屁股的累活都要借他們的手完成。
他們也是知道最多官場鬥爭內情的人。
片中的輔佐官主角張泰俊是由韓國中生代男神李政宰扮演。
河正宇、李政宰
因為面相冷峻,韓國影迷還給他取了個綽號,「沉默的武士」。
不光夠帥,演技同樣一流。
《新世界》里被夾在黑白兩道中間的李子成;
《觀相》里陰狠手辣、野心勃勃的首陽大君;
《與神同行》里外表凶神惡煞,實則心地善良的陰間之王。
各類性格迥異的角色都能被他詮釋到位。
在本劇中,這個輔佐官角色性格也是極具反差。
工作上,他能為了扶持自家的議員上位而不擇手段,明里暗裡都想盡了辦法。
生活中,對於同事、朋友又真誠且交心,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能幫上忙。
這種反差的根本原因,涉及到劇中提到的一個觀點:
到底是結果重要,還是過程重要?
李政宰飾演的輔佐官張泰俊是半路出家。
他以優異的成績從警校大學畢業,第一份工作從事的是警察。
但他漸漸發現作為底層警察,有太多的社會問題無法去解決。
他們能做的也只有服從上級命令,維護秩序或驅趕民眾。
因為這種無能為力的感覺讓張泰俊選擇離開了警局,投身政治。
他希望通過輔佐官一步步往上爬,當位高權重時才能真正改變社會現狀。
哪怕途中需要越過底線,各種髒事醜事他都願意去做。
張泰俊信奉的就是「結果論」。
第一集就展現了他作為輔佐官的超強業務能力。
他負責輔佐的議員名為,宋熙燮。
這也是議員當中最沒有政治頭腦的一位。
自身對於大小事務沒有任何處理能力,為人也是粗鄙且易怒。
動不動就對周圍人破口大罵,扔鞋踢人是他的標誌動作。
可以說,如果沒有張泰俊以及其他輔佐人員。
他不可能保住議員的位子,甚至還能競選黨內代表。
此時,他們最大的競選對手是趙甲泳議員。
兩人的票數相差無幾,雙方都在暗中尋找對手的軟肋,以求一擊斃命,贏得優勢。
對面率先展開了行動,將矛頭對準了張泰俊。
趙甲泳方接到了舉報電話,說是張泰俊為了拉選票,私下賄賂各方勢力。
於是,趙甲泳偷偷讓檢察院調查他的受賄情況。
一旦查到蛛絲馬跡,不僅能拉開票差,連帶著張泰俊也要被送進監獄。
對方的這招棋讓張泰俊陷入了岌岌可危的境地。
而作為上司的宋熙燮議員絲毫沒有幫忙的意思,坐在車裡只是冷冷的說:
刀不鋒利的話,會剪到自己的肉。
他已經把張泰俊視為棄子,韓國官場就是這樣。
你有用時,奉為座上賓;
你沒用時,隨意拋在身後。
當觀眾都以為張泰俊要和自己的政治生涯揮手告別時,卻出現了反轉。
檢察院為了找出受賄證據,非法獲取了他和官員之間的通話記錄、簡訊郵件和社交帳號信息。
其中牽扯了數十名記者和上百名的現任議員,張泰俊因此反將一軍。
對方不僅沒找到自己受賄的證據,檢察院也因為此事不能再參與雙方的競爭。
原來,最初的那通舉報電話是張泰俊打的。
他自導自演了一出被逼到絕境的好戲。
接下來就是反擊的時刻。
他先是前往趙甲泳的媒體見面會,用此前報告中未提及的隱患當場發難。
使得對方百口莫辯,降低了公眾好感。
接著搜集7年前他與各大財閥之間的暗中交易證據,威脅其放棄競選。
對方只能無奈妥協,最終落下陣來。
這一局,張泰俊勝。
在勾心鬥角的政治中也有著偶爾的溫情戲。
張泰俊與女主角姜善英議員,算是劇中極具反差的一對戀人。
生活中兩人甜如蜜糖。
回家之後,共飲紅酒,情到深處就是一個吻。
工作上又形同陌路,因為姜善英是趙甲泳陣營的人。
張泰俊在辦公室見到她,都要畢恭畢敬。
也只有這麼霸氣的女強人能夠駕馭住冷峻的張泰俊。
戀愛戲過後迎來的是更大的競爭危機,這次他們站在對立面。
政客的手段永遠是最直接有效的。
只要有利於自己,輿論、民眾甚至罪犯都可以拉攏。
後幾集中「富江電子壓榨勞動者」的社會新聞引起熱議。
其中富江電子的老闆金賢秀卻是各方想要拉攏的大財閥。
為了獲得他的支持,張泰俊連這些輿論壓力都可以不顧,強行壓下。
這場戲諷刺就是韓國真實發生過的事件。
富江電子就是三星電子,金賢秀代表的就是韓國三星財團的掌控者,李氏家族。
三星工廠化合物環境損害了數百名員工的身體,導致320人患病118人死亡。
政治鬥爭中也有三星的參與,三星電子副會長李在鎔朴槿惠閨蜜崔順實提供金錢上的支持。
這件賄賂案件最終判決結果是,有期徒刑兩年半、緩期執行四年。
李在鎔被當庭釋放,有錢則無罪。
劇中所展現的故事遠不及韓國社會現狀魔幻。
張泰俊為了能夠擠進權力中心,不斷越過底線,幫罪犯逃脫質問。
在沒有掌握實權時,他無法改變整個環境。
每天在國會大樓前遊行示威喊口號的民眾,更堅定了他的「結果論」。
贏家才有說話的資格,輸家只能徒做無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