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生5個娃,47歲轉戰政壇成美國最有權力的女人,果真是個狠角色

2019-09-27     環球人物雜誌

佩洛西的政治手腕的確厲害,但有時不往正道上使。

|作者:阿曄

還記得南希·佩洛西嗎?

這個美國眾議院議長剛挺完香港暴徒,現如今,她又突然在美國搞起了「內訌」。

9月24日,她宣布對特朗普正式啟動調查彈劾,原因是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烏克蘭「電話門」:特朗普曾在電話會談中向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施壓,要求調查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及其兒子。與此同時,特朗普還暫緩了對烏克蘭的援助。

這不禁讓人產生聯想:咋地?要是不按你特朗普說的做,你就不援助了唄?

作為美國政界的「三號人物」、特朗普的死對頭,佩洛西自然揪住這個「小辮子」猛錘對手——「特朗普的行為顯示,他背叛了他的宣誓誓言,背叛了國家安全,背叛了選舉的公正」「總統必須承擔責任,沒有人能夠凌駕於法律之上」。



而一向懟天懟地的特朗普則打起了「悲情牌」,委屈表示:「他們甚至都沒有看過那次電話會議的筆錄,這是一場政治迫害。」

不管彈劾的最終結果如何,能確定的是,對內猛懟共和黨、對外「無腦黑」中國的佩洛西是個狠角色!

讓特朗普都發怵的女人

佩洛西和特朗普積怨已深,兩人在鏡頭前的明爭暗鬥留下了不少名場面。

去年12月11日,兩人在白宮辦公室里商討政府預算撥款,焦點問題是雙方僵持不下的美墨邊境隔離牆。

特朗普似乎為這次對話做足了準備,一上來就「講事實擺數據」,企圖占據主動。

他說:「牆這個東西實在是太有效果了!有了牆以後,聖地亞哥的非法運輸下降了92%,埃爾帕索的非法運輸下降了95%,亞利桑那州圖森市的非法運輸下降了92%。要是真想知道牆的效果,你們去問問以色列,99.9%有效!」

但佩洛西根本不理那一套,不管他怎麼費盡口舌,就是三個字:不同意。

雙方誰也不服誰,一言不合就開始放狠話——

特朗普:「如果不能有我想要的修牆,我就讓政府關門。」

佩洛西:「政府關門毫無意義。」

特朗普:「現在的處境對佩洛西來說不利。」

佩洛西:「總統先生,作為剛剛獲得勝利的民主黨領袖,我帶來的力量之大,你無法想像。」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互不相讓,不顧幾十台攝像機的拍攝,當著觀眾的面火力全開,足足吵了15分鐘。

末了,佩洛西狠狠丟下一句:「修牆的撥款問題,你不會贏的!」



佩洛西(左)和特朗普(右)火力全開,正面互懟。

這番正面「硬剛」讓美媒大呼過癮,他們說佩洛西這是「給特朗普上了一課」。

更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幕是,會議結束後,佩洛西身穿橘紅色外套、戴著酷酷的墨鏡,以勝利者的姿態走出了白宮,一副「slay全場」的氣勢……



比明著懟更絕的是暗戳戳地噁心人。

今年2月初,特朗普在美國國會發表2019年度國情咨文。活動全程,佩洛西成功做到了「不說一句話,照樣搶戲」。將近1個半小時里,她留下了不少表情包。

聽特朗普講話時,她的表情大多是這樣的



鼓掌時,她也是全場最獨特的



再看看她以前「正常版」的鼓掌



其實,佩洛西也不見得是故意噁心特朗普,很可能這就是內心真實情感的自然流露……

畢竟前不久還有報道稱,佩洛西私下裡曾對民主黨領導人說,她希望看到特朗普「進監獄」。之後,特朗普在接受採訪時還憤怒地回應了此事,炮轟她是一個「卑鄙、報復心強、可怕的人」。

不過,特朗普也就是打打嘴炮,佩洛西卻是個行動派。這些年,她把特朗普架在彈劾問題上翻來覆去地「烤」,一會說彈劾他不值得,一會說彈劾他還不到時候,結果這次給他來了個突然襲擊,說彈劾就彈劾了……

小布希恨她,歐巴馬愛她

知道佩洛西厲害並且嘗到苦頭的,還有美國前總統小布希。

她曾指責小布希是個「無能的領導者」,「實際上,他並不是個領袖,他是個沒有判斷力、沒有經驗、對自己要決策的事情毫無知識的人。自他就任總統以來,他的淺薄就沒有改變過。」

小布希發動伊拉克戰爭時,佩洛西激烈反對,公開指責他「說謊、愚蠢又危險」。

小布希積極推動社保私有化,希望將部分社會保障轉入股票和債券投資時,佩洛西再次強烈反對,雙方對抗了9個月,最終導致共和黨不得不放棄該計劃。

2005年,超強颶風「卡特里娜」導致美國1836人喪生,100萬人流離失所,成為美國史上最嚴重的災難,小布希表示要調查究竟是哪裡出了錯,佩洛西諷刺道:「他首先應該照照鏡子。」



佩洛西(左)和小布希

這樣的佩洛西自然成了共和黨的「眼中釘」,他們在上千條競選廣告中攻擊佩洛西:

「這個女人反對繼續對恐怖分子監聽、反對中情局對恐怖份子的審訊、認為解放2500萬伊拉克人民是一項錯誤、認為即使抓到本·拉登美國也不會更加安全。如果外星人非法入侵,恐怕她也會給對方提供福利待遇、糧食補貼、免費教育。」

除了這樣長篇大論的攻擊,還有短小精悍的——

「佩洛西的舊金山式價值觀對美國有害」;

「佩洛西是錯的,是時候改變華盛頓了」;

「對佩洛西說不」……

對此,佩洛西一笑了之。她說:「共和黨人之所以發起攻擊是因為我是大師級人物。」



佩洛西能讓共和黨籍的前總統小布希恨得牙癢,自然能讓民主黨籍的前總統歐巴馬喜上眉梢。

歐巴馬當時想要推動醫改,但民意對此支持率並不太高,歐巴馬本人有點打退堂鼓,就想把法案改成更容易通過的版本。

佩洛西則表示決不放棄,「我們從大門過去,如果大門不通,我們就從圍欄過去,如果圍欄太高,我們就撐杆跳,如果還是不行,我們還有降落傘!」

她遊走於舉棋不定的議員之間,爭取更多認同,最終幫助歐巴馬通過了醫保法案。

歐巴馬興奮地誇她是「眾議院有史以來最好的演講者之一」,甚至還有觀點認為,沒有佩洛西,就沒有歐巴馬醫改。

戰鬥力十足的政壇傳奇

氣場強大、戰鬥力十足的佩洛西,很難讓人想到她今年已經79歲了。

1940年,她出生在美國東部馬里蘭州巴爾的摩的一個政治世家。父親當過12年巴爾的摩市長,擔任過五屆國會眾議院議員,哥哥也子承父業,當過巴爾的摩市長。

佩洛西深受家族影響,4歲就去國會玩,12歲旁聽了民主黨大會,20歲參加了甘迺迪總統就職舞會,22歲畢業於華盛頓三一學院政治系。

按照這樣的成長路徑,她玩政治就是一種本能,但年輕時的佩洛西偏不進入政壇。

她在畢業舞會上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之後嫁人做起了全職主婦,6年生了5個娃,全都親自帶大。直到她47歲時,連最小的女兒都念高中了,她才突然轉換人生跑道。



能「從廚房成功轉戰政壇」,除了背靠家族的政治資源和銀行家丈夫的資金支持,佩洛西還有自己的「三板斧」。

一是超級能圈錢,美國媒體稱她為「籌款女王」。

自從2002年成功當選眾議院民主黨領袖以來,佩洛西共為民主黨籌得7.283億美元。去年的中期選舉中,她3個月里參加71場籌款活動,籌得1.29億美元。如此戰績,讓一眾政壇大佬也甘拜下風。

二是超級會算票,就像《紙牌屋》的主人公弗蘭克一樣。

這個技能讓她總是能在立法鬥爭中鎖定勝局,她也毫不謙虛地自誇說:「我就是一位立法大師。」

三是超級懂合縱連橫、各個擊破。

美國記者伊萊恩·波維奇在2008年寫過一本關於佩洛西的傳記,他表示,「多年來,人們錯誤地低估了佩洛西」,「她的強項是掌握內幕、組織聯盟」。深諳「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佩洛西,對眾議院每個議員都做到了全方位了解。

在這「三板斧」的加持下,佩洛西於2007年創造歷史,成為了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眾議院議長。



2007年,佩洛西當選為眾議院議長,邀請到場所有議員的未成年孩子、孫子上台,與她一道敲下議長的木槌。

當然,並非所有人都喜歡佩洛西的「戰鬥」人設,即便在民主黨內部也有反對她的聲音。

2016年,眾議院部分民主黨人投票罷免她,結果票數不夠,未果;2018年中期選舉之後,十多位民主黨議員也曾聯名致函佩洛西,要求她自行退位,把機會讓給年輕人,結果,投票現場變成了佩洛西「彩虹屁」專場:

「為了我們孩子的未來,我選佩洛西。」

「站在百年前為我爭取選舉權而遊行的婦女的肩膀上,我投佩洛西。」

也不知道佩洛西背後是怎樣將反對者們逐個擊破的……

「無腦黑」反華政客

佩洛西的政治手腕的確厲害,但有時不往正道上使,尤其是在面對中國時,她更是十年如一日的「無腦黑」。

她以「缺乏民主和人權」為藉口,連續10年投票反對美國給中國最惠國貿易待遇,沒成功;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她強烈反對,又沒成功;奧運聖火傳遞出現波折時,她煽動惹事,結果還是沒成功。不僅如此,她還非常「關心」中國的西藏、台灣問題。

總而言之一句話,凡是能讓中國高興的,佩洛西就堅決反對;凡是能給中國添堵的,佩洛西就全力支持。



2017年,特朗普訪華簽了大單,佩洛西相當不爽,話里話外滿是嘲諷。在對中國加征關稅一事上,她卻穩穩地站到了特朗普一邊,還難得地對特朗普表示了讚賞:你做得很好,但這只是第一步,還要做更多。

看到還有「香港牌」可打,她又激動壞了,一心為「港獨」做「拉拉隊員」,說話都開始不帶腦子了。

佩洛西一次次地「逢中必反」,卻一次次地以失敗告終。美國國際政策太平洋委員會委員湯姆·普拉特說,她難以輕鬆看待中國的和平發展。但現實是,她不得不眼看著中國一步步發展壯大。

不管佩洛西的政治手腕有多強,心胸如此狹隘的她,註定無法成為一個值得被歷史記住的優秀政治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QiABdG0BJleJMoPMPgr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