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8年底,
江西省60周歲及以上人口700.9萬,
老齡化率15.1%。
其中,
約680萬老年人選擇居家和社區養老,
約21萬老年人有機構養老需求,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發展,
養老服務需求還會持續擴大。
圖片來源:新華網
為了解決當前我省養老服務存在的設施供給不平衡、護理能力相對薄弱、社會化發展不充分、保障水平偏低、農村養老服務短板相對突出等一些難點、痛點、堵點。近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江西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以下簡稱《三年行動計劃》),對我省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
這份《三年行動計劃》含金量如何?
破除養老服務難點、堵點、痛點
又有哪些實招?
快和發布君一起來看看
「
今日上午9:30,省政府新聞辦、省民政廳聯合召開《江西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新聞發布會,會上省民政廳相關人員對《三年行動計劃》的有關情況進行了解讀,並答記者問。
到2021年,養老服務市場將全面放開
01
「一個總體目標」
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和社會力量的主體作用,依託江西綠色生態和中醫藥資源優勢,統籌推進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調發展,全面構建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努力打造具有江西特色的全國康養高地。
02
「六項發展指標」
圍繞總體目標提出了「六項發展指標」:
即到2021年,新增有效床位供給5萬張以上、居家養老服務設施10000個、社區嵌入式養老院1200個,特困失能人員集中供養率達到100%,護理型床位占比超過30%,養老服務市場全面放開,社會力量運營的養老床位占比超過50%。
開展八大專項行動
主要開展八大專項行動。
開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擴面增效行動。落實新建住宅小區配建政策;深化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大力發展嵌入式、連鎖化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
開展公辦養老院轉型升級行動。突出公辦養老院公益屬性,在滿足特困人員集中供養需求的前提下,優先為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對象提供無償或低償服務;增強護理能力,推行城鄉特困失能人員在縣級福利院集中供養;實施公建民營,鼓勵將公辦養老院或院內部分服務設施交由有條件的社會力量運營;優化建設布局,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供養人數較少的的敬老院,結合實際進行改建、重建或轉型。
開展養老服務社會化改革行動。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養老機構設立許可,實行備案管理;推動戰略合作,支持養老服務與金融機構、知名企業開展戰略合作,開展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
圖片來源:中新網
開展農村養老服務補短板行動。健全農村基本養老服務網絡,推廣「黨建+頤養之家」建設經驗。開展農村互助養老服務,建立農村留守老年人信息台帳和探視巡訪制度。
開展多方聯動能力提升行動。盤活閒置公共資源,整合、盤活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培訓療養機構、閒置廠房、學校、醫院、賓館等設施優先用於養老服務;防範行業管理風險,建立跨部門協同監管機制。
開展要素保障能力提升行動。強化人才支撐,完善養老服務從業人員激勵保障政策;加大財稅支持,各級福彩公益金55%以上用於支持養老服務發展;落實財政獎補、稅費減免和優惠政策;拓寬投融資渠道,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保障土地供應,養老服務設施用地納入年度國有建設用地計劃;促進醫養結合,編制區域衛生規劃腰圍養老院舉辦或內設醫療機構預留空間。
圖片來源:中新網
開展技術服務能力提升行動。開展標準化創建,成立省養老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發展智慧養老,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推廣志願服務「時間銀行」模式。
開展養老消費能力提升行動。優化老年人補貼制度,落實特困人員基本生活費和特困失能人員護理費,探索長期護理保險試點。
養老體系建設納入績效考核
加強組織領導。健全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養老服務工作機制,明確各級各部門職責分工。
做好宣傳引導。將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納入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和敬老孝老文化建設內容。
強化督促考核。將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納入省委省政府高質量發展考評和年度績效考核範圍。
圖片來源:中新網
除了這些政策支持之外
為了打造具有江西特色的全國康養高地
我省又有哪些其他優勢呢?
政策機遇疊加。我省先後制定了促進養老服務、健康服務、中醫藥、綠色食品、體育等產業發展的一系列措施,為康養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生態環境良好。江西山清水秀、空氣清新,生態環境質量居全國前列,全境納入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
中醫藥優勢明顯。「藥都」樟樹歷史悠久,中藥材專業市場享譽全國。熱敏灸技術是我省中醫藥原始創新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產業基礎紮實。江西以醫藥、旅遊、養生、文化融合發展,初步形成藥材加工、醫藥製造、休閒旅遊、養生養老、醫療保健全產業鏈發展格局。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
發展養老服務事業,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來源:江西發布
編輯:周霓
編審: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