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10月7日,由中國科技館策劃並主辦的2019年「科學之夜」大型活動拉開帷幕。市民、遊客通過網絡和現場兩種方式參與「科學之夜」活動。此次「科學之夜」活動是中國科技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舉辦的大型品牌活動,同時也是新館開館十周年系列活動的重點活動之一。活動以「科學、科幻、藝術融匯共生」為主題,「科學真好看」「科學真好聽」「科學真好玩」「科學畫未來」四大版塊九個活動輪番登場,在國慶節期間為市民、遊客打造一場精彩的科學盛宴。
據了解,「科學真好看」版塊包括「禮讚共和國——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科技成就科普展」、「主題燈光秀」和「科幻機甲秀」三個活動。「禮讚共和國——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科技成就科普展」以新中國成立70年來,代表我國科技發展自主創新、戰略需求、前沿領先、重大工程等重要領域為切入,設置了逐夢星空、瀚海揚波、核能偉業、製造強國、智慧互聯、健康生活六個主題展區,以及開篇(時光記憶)和尾聲(嶄新征程)。「主題燈光秀」以科技、科幻為主題,結合四川自貢花燈的傳統製作工藝和現代科技互動展示形式,致敬新中國成立70周年,展示了我國重大科技成果;而「科幻機甲秀」則首次展出了中央美術學院圓明園研究中心聯合創作的「絲路機甲•起點」,這款身高10.1米的機甲裝置將中國文化元素與精神內涵同機器人的邏輯性相融合,是慶賀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獻禮作品,這種將中國傳統建築元素融入機器人藝術的新興藝術表現形式,打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個融合傳統與現代的系列大型地標式裝置藝術作品,此外,「丑牛·開山」「寅虎·登峰」十二生肖主題大型人形機甲、鋼鐵俠「鐵芒果」機甲也同時對觀眾展出,高科技手段加以聲光電配合,在漫天光影中為觀眾營造未來的夢幻想像。
此外,「天和」空間站核心艙也將在中科館西廣場華麗「現身」,這是繼珠海展出後,首次對首都公眾展示。空間站核心艙是空間站的主控艙段,主要對整個空間站的飛行姿態、動力性、載人環境進行控制,分為對接倉和生活控制倉。通過展示讓公眾直觀了解航天員工作、實驗及睡眠區域,真切的感受航天員工作及生活環境,同時也激發青少年的航天夢想。
「科學真好聽」版塊為觀眾展現了藝術與科學的融匯共生。「多媒體表演秀」首次將小球陣列展項作為開場表演閃亮登場,半空中不斷變換造型的小球矩陣與現代舞演員相互輝映,盡顯科技與藝術的融合之美;而在「科幻音樂會」的環節,SLIP 滑倒樂隊為觀眾帶來一場精彩的聽覺盛宴,SLIP 滑倒樂隊是牛津學生樂團,主張以滑到掙脫束縛,用音樂打破邊界,是一支心懷音樂、文學、社會學理想的「學霸樂隊」,他們演奏的科學之夜主題曲《科學之夢》、《City in the Rain》、《山川湖海》等曲目,用動感的電子節拍與優美的旋律,配合炫美的燈光,為觀眾呈現一場永生難忘的浸沒式科幻體驗。
同時,「科幻主題探秘」首次加入了線上H5互動模式,以不同的任務線將主展廳展品串聯起來,為觀眾編織科幻的未來世界;「科學嘉年華」通過10秒挑戰、火線衝擊等項目,展現了科學的趣味性。
同時,「科學畫未來」版塊則為觀眾展示了一副200平米的巨型科幻塗鴉,實現了百人共同作畫的壯觀景象,呈現一場用色彩描繪科學的故事!
據科技館工作人員介紹,「科學之夜」活動拉近了市民與科技的距離,引導公眾感受科學的趣味性、觀賞性,激發了公眾對科學知識、科幻文化的思考,讓更多的觀眾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同時結合多元化的藝術表現形式,為廣大公眾和科幻愛好者營造沉浸式的科幻氛圍,點燃了青少年科學夢想,點亮了中科館和奧運園區,豐富了首都夜間文化生活。
此外,記者了解到,10月16日至18日,每日19時至21時,「科學真好看」「科學真好聽」「科學真好玩」「科學畫未來」四大板塊九個活動還將在科技館輪番上演,再次「點亮」十月夜空。
本報記者:陳碩 文/攝
編輯:王曉霞
歡迎您提供新聞線索,熱線:1820158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