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風聲水影
慕東陵
慕東陵也是座規制特殊的陵寢,位於慕陵東北方的雙峰岫,原本是道光皇帝的妃園寢,但因為孝靜成皇后的葬入,變成了一座由妃園寢升格的皇后陵。是清代規制最低的皇后陵。主葬孝靜成皇后(恭親王奕之母);祔葬莊順皇貴妃烏雅氏(醇親王奕譞之母)、彤貴妃舒穆魯氏、佳貴妃郭佳氏、成貴妃鈕祜祿氏、和妃納喇氏、祥妃鈕祜祿氏、珍妃赫舍里氏、常妃赫舍里氏、恬嬪富察氏、恆嬪蔡佳氏、豫嬪尚佳氏、順嬪、平貴人、定貴人、貴人李氏、貴人那氏等16人,一共是17人。
慕東陵為妃袝後葬的陵寢,修建於1831年—1836年(道光十一年至道光十六年),(「妃襯後葬」:由於該陵寢初建時為妃園寢,後因皇后也葬入其中,妃園寢升格為皇后陵寢,故稱為「妃袝後葬」)埋葬形式與其他后妃陵寢不同,建築格局與眾不同。咸豐五年孝靜成皇后葬入慕陵妃園寢,從此改為慕東陵。在原基礎上進行了局部改造,改綠琉璃瓦為黃琉璃瓦,並按皇后陵的規制添建祭台、東西配殿、燎爐及神廚庫等。為了突出孝靜成皇后的地位,大殿後按後陵規制置建三座門,中門飾有琉璃花,覆以黃瓦歇山頂。門前有石階踏跺,進門面南設有石祭台。繞過祭台是磚石砌制的月台,月台上有圓形寶頂。寶頂後有弧形圍牆至中門兩側,形成後寢部分的院落。中門左右各有角門一座,三門間有覆以黃色琉璃瓦的牆壁相連。兩座角門可通向弧形圍牆以外和外圍牆以里。眾妃嬪環抱於內弧形圍牆之外、外圍牆之內的形式布局。這種埋葬方式在清代皇家陵寢中是絕無僅有的。
慕東陵最南端是神道旁兩座下馬碑,左側有神廚庫和井亭(原來沒有,後添建),神道全為磚墁,沒有皇后陵神道的中心石和兩側牙石,三座五孔平橋,都是妃園寢留下的痕跡。
東西朝房面闊五間,進深兩間,黃琉璃瓦硬山頂(原為布瓦),布瓦東西班房各三間;隆恩門面闊三間,黃琉璃瓦歇山頂(原為綠琉璃瓦,後改為黃色),門內燎爐兩座,東西配殿面闊三間(原來沒有);隆恩殿面闊三間,前出月台,但無欄板、銅鼎鹿鶴;殿後為面闊牆一道,中門有門樓,黃琉璃瓦單檐歇山頂,正面額枋上為青白石匾額,上書滿蒙漢「慕東陵」字樣,中門兩側開角門;牆北是石五供,北為月台,上建圓形寶頂一座,無方城和明樓。
按照清朝規制,皇后先於皇帝薨逝者,與皇帝祔葬地宮;後於皇帝去世者,則另建皇后陵。但慕東陵既非帝後合葬,亦非另建皇后陵,而是皇后與眾妃嬪葬在同一陵寢中。這是由孝靜成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身世的變化造成的------她破例被尊為皇太后,死後本應另建山陵,但是咸豐帝不甘願這樣做,所以只是把妃園寢升格為皇后陵,形成一種皇后陵兼妃園寢的格局。可見慕東陵是孝靜成皇后葬入後,才由原名慕陵妃園寢改稱慕東陵的。
孝靜成皇后博爾濟吉特氏,曾生皇2子順郡王奕綱、皇3子慧郡王奕繼,均不足三歲即夭折。道光12年11月21日生皇6子恭親王奕,封靜貴妃。孝全成皇后去世後,靜貴妃代為撫養其子奕詝。咸豐繼位後,尊其為皇考康慈皇貴太妃,頗受恩養。但當她病重時,其子恭親王奕忻請求咸豐授予她皇后封號,咸豐未置可否,僅以「哦,哦」兩聲作罷,但奕忻以軍機大臣身份的便利,讓軍機處恭辦「皇太后」封號事宜,迫使咸豐帝接受既成事實。對此咸豐極為不滿和憤怒,雖未取消皇后封號,但在喪葬禮儀上加以減殺,並且在諡號上不加道光帝的「成」字,並找藉口罷免了恭親王的軍機大臣職務。
咸豐去世後,恭親王聯合兩宮皇太后發動辛酉政變,除掉了咸豐八個顧命大臣,重掌軍機處,封議政王,將其母神牌升入太廟,加諡為孝靜成皇后。博爾濟吉特氏既非道光生前所立皇后,其子也未繼位為帝,竟然得到皇后頭銜入葬並配享太廟,實為清朝絕無僅有的孤例。
莊順皇貴妃烏雅氏,生皇7子醇親王奕譞、皇8子鍾郡王奕詥、皇9子孚郡王奕譓,封琳貴妃。同治5年去世。
隆恩殿內景
孝靜皇后寶頂北部位於正中,用一圈羅圈牆和後面的眾妃寶頂隔開,成為一個單獨的院落。這位孝靜皇后是蒙古族,博爾濟吉特氏,恭親王奕的生母,他為道光皇帝生了3男1女,也是榮寵不衰之人,只是在道光朝她是皇貴妃,在她死前的9天,咸豐皇帝最終封她為皇太后。
寶頂東側並列建有寶頂一座,為莊順皇貴妃烏雅氏。
莊順皇貴妃寶頂
分散建有寶頂三排,葬15人,計貴妃3位,妃4位,嬪4位,貴人4位,分別是:
南起第一行葬5位,從東往西分別是恬嬪富察氏(道光25年卒)、和妃那拉氏(生皇長子隱郡王奕緯,道光16年卒)、常妃赫舍里氏(咸豐10年,當英法聯軍侵入時居圓明園,驚嚇而死)、
祥妃鈕祜祿氏(生皇5子惇親王奕誴,咸豐11年卒)、順嬪(同治7年卒)。
往北第二行葬5位,從東往西分別是平貴人(道光3年卒)、定貴人(道光22年卒)、李貴人、彤貴妃舒穆魯氏(初為貴妃,道光後期降為貴人,同治年間升為皇祖貴妃,光緒3年卒),佳貴妃郭佳氏(初為嬪,道光年間降為貴人,同治年間升為皇祖貴妃,光緒16年卒)。
孝靜成皇后寶頂
往北第三行葬5位,從東往西分別是那貴人(道光時期為答應,咸豐時升為皇考常在,同治年間升為皇祖貴人,卒年不詳)、恆嬪蔡佳氏(光緒2年卒)、珍妃赫舍里氏、成貴妃鈕祜祿氏(初為嬪,道光年間降為貴人,同治年間升為皇祖貴妃,光緒14年卒)、豫嬪尚佳氏(道光時期為答應,咸豐時升為皇考常在,同治年間升為皇祖嬪,光緒年間卒)。
眾妃嬪寶頂
滿族文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