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卡婭·李·伯爾尼、亞歷杭德拉·波蘭達、萊利·D·莎姆庇內、傑森·特里特
翻譯:入雲
明日之氣候
自工業革命以來,地球氣溫已經上升大約1℃。在最壞情況下,碳排放量將持續增加,到2070年全球變暖可能超過3℃。這還僅僅是全球平均水平,掩蓋了局部地區發生極端高溫、洪澇和乾旱的事實。2070年,全球城市將面臨怎樣的氣候變化?對一些城市來說,今日世界發生過的任何一種情況可能都不再適用。
鳳凰城,美國 將與今日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的氣候類似
高溫將會變得致命
至2070年,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鳳凰城氣候已經非常熾熱,感覺就像今天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的喬基·賈瑪里,那裡是一個備受乾旱和極端高溫折磨的高原沙漠地帶。當地農民已經把工作安排在凌晨,以便在還可以忍受的短暫時間內工作(到2070年這個時段可能會變得更短)。在過去十年中,鳳凰城已經打破了34個日最高氣溫的記錄。在城市中,與富裕社區相比,低收入社區承受高溫氣候的壓力更大,因為富裕社區通常擁有更多的樹木和更多降溫措施來緩解悶熱程度。到 2070年,鳳凰城的氣溫超過 35℃的天數將大於 182日——差不多半年都處於高溫中。並不只是炎熱的地方會遭遇致命的高溫,今天溫帶地區的人們在保持涼爽和安全方面也將面臨巨大挑戰,因為目前很多地方散熱製冷的基礎設施並不完善,使用起來也昂貴得令人望而卻步。
馬尼拉,菲律賓 將與今日印度喀拉拉邦的氣候類似
水位上升引發焦慮
50年後,馬尼拉的氣候狀況將類似於今天印度喀拉拉邦的伊杜基——2018年西南季風引發的洪澇導致400多人死亡,數百萬人流離失所。今日馬尼拉是地球上發展最快的大都市之一,同時也是最潮濕的地方之一。2009年的颱風「凱薩娜」幾乎淹沒了馬尼拉,當日降雨量高達467.2毫米——只用12個小時就直逼過去一個月的降雨量。200多人因此喪失生命。隨著氣候的變化,像東南亞這樣的潮熱地區可能會變得更潮濕。大氣層溫度升高將容納更多水汽,意味著在雨季會有更多、更強烈的降雨。同時,這也加劇了乾旱,包括熱帶以外的地區:較熱的空氣需要從植被和土壤中吸收更多的水分,導致土地更為乾旱。地球上大片土地缺水,而其他一些地方的水又太多——這就是氣候變化如何重新改寫地球上水資源分配的故事。
疾病蔓延:1970年以前,只有 9個國家發生了嚴重的蚊媒登革熱疫情。如今這種疾病已經傳播到 125個以上的國家。目前地球上不存在的情況:有 67個城市沒有未來的氣候模擬對應地。到 2070年,這些城市的氣候將是前所未有的——和今天地球上任何地方遇到的狀況都不一樣。SOURCE: VERISK MAPLECROFT
河內,越南 將出現地球上史無前例的氣候
損害各異不一而足
到2070年,有些城市,比如越南的河內,其氣候將進入混沌狀態。不僅僅是河內會變得更熱——它一定會變熱的,夏季平均氣溫會在37.8℃上下波動,潮熱難耐;也不僅僅是降水模式會改變——在季風和其他暴風雨期間降水將會更劇烈。某些可以預見的危害能追溯到氣候變化,如危險的熱應力或因極端降雨、海平面上升造成的洪水。但世界各地生活在城市的數百萬人口將越來越受到那些並不「顯而易見」的問題帶來的影響:隨著蚊子活動範圍的擴大,疾病的風險將會攀升;隨著人口被迫遷移,社會衝突更有可能發生;住房、道路和橋樑等基礎設施倒塌的速度會更快。當我們快速進入一個前所未有氣候的未來時,幾乎可以肯定的是,我們還未認識到的漏洞將給這個脆弱的星球帶來更多壓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QP-Xo3EBiuFnsJQVtS4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