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說法27】華南海鮮市場供貨商懺悔了?千萬閱讀量背後的「水軍」黑幕

2020-03-25     中央政法委長安劍

導語

長安君(ID:changan-j):造假、篡改、拼接、炸群……為了非法牟利、大發「疫情財」,網絡水軍故意炮製有關疫情的虛假信息,操縱大量微信公眾號傳播散布,嚴重擾亂網絡秩序,干擾疫情防控工作。

今天,長安君為您講述一起「謠言引爆千萬流量,警方揪出網絡水軍」的典型案例。

疫情爆文點燃網絡輿論 內容驚悚引發民眾恐慌

今年2月,江蘇無錫公安局網安部門巡查發現,一篇題為《華南海鮮市場供貨商的懺悔書!曝光巨大黑幕!》的涉疫情文章突然爆紅網絡。

文中詳細描述了華南海鮮市場內部經營的所謂「黑幕」,引發全網廣泛關注,數十個微信公眾號先後轉發,累計閱讀量高達千萬人次。

許多網民看完後,對文中描述的水產經營亂象表示震驚和恐慌,直言現在不僅擔心疫情,連水產品都不敢吃了。

該帖文在全國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突然刷屏,不僅造成極大的輿論恐慌,也對武漢甚至對全國的疫情防控工作造成嚴重負面影響。

千萬「紅文」到底從何而來 陳年舊謠重新拼接篡改

然而,民警仔細瀏覽後發現,文中提到的「慚愧罪人徐翠芹今天當眾懺悔」等內容,與2016年即在網上流傳的謠言一致,文中的事發地和當事人均和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沒有任何關係,相關專家和闢謠平台先後作出闢謠。

網傳「華南海鮮市場」帖文

2016年的舊帖。兩篇文章內容幾乎相同

相關媒體和專家先後闢謠

很明顯,有人將舊帖拼接篡改、偷換內容,並套上和疫情有關的標題,故意造謠傳謠。民警還發現,該文章的首發微信公眾號還涉嫌傳播其他涉疫虛假信息。

始作俑者到底何方神聖 網絡水軍最終浮出水面

經警方偵查,涉案的首發微信公眾號由李某(男,18歲)、向某宇(男,25歲)為首的一個「網絡水軍」團伙運營,該團伙均住在無錫惠山區。

專案組召開案件研判會

2月27日晚,無錫市公安局惠山分局會同相關警種對該團伙實施抓捕,在惠山區前洲某小區一舉抓獲李某、向某宇等9名犯罪嫌疑人。

一舉搗毀「網絡水軍」團伙

民警現場繳獲作案工具電腦9台、手機24部,並在電腦手機內發現該團伙用於造謠傳謠的微信公眾號200餘個。

警方抓捕現場

該團伙主要由無業年輕人組成,平均年齡僅19歲。2019年6月以來,該團伙註冊多家空殼公司,併購買、註冊大量微信公眾號,甚至冒充政府和新聞媒體帳號賺取不當利益。

民警審查犯罪嫌疑人李某

為增加點擊量、非法牟利,他們常用拼接、篡改等方式編造虛假信息,並配上吸引眼球、誇大其詞的標題,不斷炮製網絡「爆文」。

疫情防控正值緊要關頭 圖財造謠實在天理難容

今年2月,該團伙看到一篇題為「慚愧罪人徐翠芹今天當眾懺悔」的舊帖,內容為某水產市場內部經營亂象,遂想到將該帖與華南海鮮市場聯繫起來「蹭熱點」,於是將帖文內容改為「華南海鮮市場供貨商徐翠芹」,又套上《華南海鮮市場供貨商的懺悔書!曝光巨大黑幕!》的標題,炮製出造謠帖文後即在微信公眾號發布。

嫌疑人指認作案電腦

因涉及疫情熱點,該帖很快獲得10萬+的閱讀量,該團伙遂將文章發至「網絡水軍」群內進行「炸群」推廣,先後操縱35個公眾號推送,共獲點擊量超1000萬次。

僅單個公眾號閱讀量就達100萬次

巨大的流量使該團伙非法獲利近30萬元。為一己私利,該團伙公然挑戰法律底線,不顧疫情防控工作大局,肆意操縱網絡輿論,嚴重擾亂網絡秩序,破壞社會誠信,對疫情防控工作造成極大危害。

警方查獲的涉案公司營業執照和銀行卡

嘗到甜頭後,他們又加緊炮製了多篇與疫情有關的虛假帖文,進一步加劇了社會恐慌,造成更大的負面影響。然而,沒過幾天該團伙就被警方一網打盡。目前,相關犯罪嫌疑人因涉嫌尋釁滋事罪已被警方立案偵查並被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相關法律法規

根據兩高兩部《意見》,編造虛假的疫情信息,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虛假疫情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第二款的規定,以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定罪處罰。

編造虛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虛假信息,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起鬨鬧事,造成公共秩序嚴重混亂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一款第四項的規定,以尋釁滋事罪定罪處罰。

面對網絡謠言,您不經意間的一次轉發,很可能是在為謠言製造者和發布者免費「打工」。

在此,長安君鄭重提請廣大網民提高鑑別力,發布平台把好審核關,政法機關嚴厲打擊!只有大家共同配合,才能遏制謠言傳播,維護清朗的網絡空間。

聲明:本文轉自公安部網安局,在此致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QOgCE3EBfwtFQPkdJ8RA.html